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8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297篇
电工技术   518篇
综合类   415篇
化学工业   756篇
金属工艺   245篇
机械仪表   477篇
建筑科学   605篇
矿业工程   365篇
能源动力   156篇
轻工业   800篇
水利工程   329篇
石油天然气   400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7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7篇
冶金工业   257篇
原子能技术   68篇
自动化技术   8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断层错动对隧道及围岩的损伤机理及破坏特性,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依托,通过开展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黏滑错动模型试验,并采用ABAQUS进行数值建模,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错动过程中,衬砌主要发生受拉破坏,局部位置衬砌受压破坏;衬砌发生变形及破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破碎带范围内,以错动面处衬砌变形、破坏最为突出,衬砌的变形随距错动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少,衬砌横断面内拱顶、右腰位置破坏最为严重;断层错动起始时刻,破碎带中间部位拱顶处衬砌拉损伤已经达到较高量级,衬砌局部开裂破坏,随着断层错动量的增加,损伤不断累积,当错动量达25 mm(相当于实际错动量1 m)时,衬砌整体损伤已累积到较高量级,此时衬砌的破坏接近试验的最终状况.岩体的破裂区域主要集中在距错动面两侧30 cm范围内,围岩变形随着距错动面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研究了低碳含钛微合金钢凝固过程选分结晶对TiN夹杂物析出的影响。热力学分析表明,液相线温度以上不会有TiN析出;由于凝固过程凝固前沿Ti、N元素富集,凝固分数达到0.377时,凝固前沿固相中开始析出TiN;凝固末期,Ti和N的富集程度进一步增大,固液相中均有TiN析出。动力学分析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凝固过程TiN夹杂物的尺寸显著增加,当冷速高于50 K/s时,TiN的理论半径为5.5 μm,当冷速低于5 K/s时,TiN的理论半径在17.5 μm以上;固相中析出的TiN为纳米级别。铸坯中TiN析出物主要尺寸为1~5 μm,且大尺寸夹杂主要在铸坯厚度方向的1/4处和中心处析出,这表明铸坯中的大尺寸夹杂物是在凝固过程中析出的。  相似文献   
3.
黄金矿山选矿中95%以上为尾矿,实现金尾矿综合利用的前提是充分查明其性质与特征。针对江西某金尾矿,采用XRF、XRD和化学分析手段,查明了金尾矿的化学成分;利用岩矿鉴定、EMPA和ED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物料的资源性质与矿物学特征,着重考察了动态分级-浮选工艺流程提取绢云母的效果。结果表明:该金尾矿中含金0.495 g/t,含银1.70 g/t,且金以铁等氧化矿物中包裹金存在,占比58.18%,显微镜下未发现残余的金颗粒。金尾矿中SiO_2、Al_2O_3分别为62.21%和13.54%,残余的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和方解石;绢云母多为细粒级产出,片径为0.01~0.2 mm,具有较好的回收前景。该试样筛析-0.074 mm 41.58%,残余含金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不高,含金矿物多赋存在比重较高的重矿物或金属矿物中,仍有部分提金潜力。提取绢云母采用Φ75 mm、沉砂嘴内径为6 mm的动态分级效果较好,经一粗二精一扫浮选工艺可以获得产率为11.61%,Al_2O_3含量为23.91%,Al_2O_3回收率为21.19%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地下承插式接口铸铁管线抗震可靠度的计算效率,提出基于主动学习Kriging代理模型的Monte Carlo模拟方法(AK-MCS)进行地下管线抗震可靠度计算。采用梁单元模拟管线结构,均布弹簧反映管土相互作用,接口弹簧模拟邻接管道约束作用,建立了地下管线地震响应分析模型;考虑管线接口允许位移、管线埋深、土体容重和内摩擦角等模型参数随机性的影响,以管线接口位移量为安全准则,采用主动学习Kriging模型方法建立管线接口位移响应与随机变量参数关系的代理模型,从而获得管线接口安全状态。算例结果表明,AK-MCS法计算得到的管线失效概率与传统Monte Carlo模拟计算的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且AK-MCS法计算时间约为传统Monte Carlo模拟计算时间的2%。因此在进行管线可靠度计算时,主动学习Kriging代理模型方法具有准确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高熔体强度聚丙烯(PP)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模压发泡法制备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PP/EVA)发泡复合材料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旋转流变仪等设备对复合材料测试分析,研究了不同含量EVA对PP发泡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VA的加入对PP的结晶度影响不大;当EVA添加量为5 %时,复合发泡材料的弯曲强度明显提高,从10.8 MPa提高到了15.5 MPa,但对拉伸强度影响不大;同时,复合材料泡孔孔径从68.36 μm减小到33.58 μm,孔径分布更均匀;在EVA添加量为5 %时,泡孔平均直径达到最小值,泡孔密度达到最大值,泡孔孔径分布最集中。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拟杆菌的定殖对伪无菌小鼠肠道代谢及健康的影响,通过灌胃小鼠混合抗生素剔除大部分肠道微生物建立伪无菌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4组拟杆菌定殖组,进行人源耐酸性较强的4组拟杆活菌的移植。通过测定脏器指数、血清生化、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等指标比较评价拟杆菌的定殖对小鼠的影响。研究表明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JCM 5827、Bacteroides vulgatus ATCC 8482通过灌胃方式能够达到较好的定殖效果,与模型组相比,拟杆菌组小鼠血清中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和盲肠内容物中丁酸的含量显著升高,拟杆菌在肠道中的定殖可能对菌群失调小鼠的营养吸收和肠道健康的维持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我国西部地区的长大山岭隧道在选线时多要穿越活动断裂带,面临断层运动对结构设计和安全运行的挑战。该文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工程背景,基于自主设计的用于模拟走滑断层运动的试验装置,研究走滑断层运动下岩体的破裂特性以及采用铰接设计的隧道模型的响应规律和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走滑断层运动下岩体地表位移在断层滑动面处存在明显的不连续;隧道与断层滑动面相交的节段衬砌横截面由圆形变为竖椭圆,且在给定50mm的断层错动量下水平轴直径变形率达到6.57%;隧道与断层滑动面相交节段衬砌在断层运动下产生约5°的水平偏转,且与相邻节段衬砌间有明显错台发生;与连续隧道相比,铰接设计可以显著降低衬砌结构的应变响应。此外,铰接体系隧道的破坏模式以环向裂缝和斜裂缝为主,在破坏程度和范围上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立领造型的合体性和美观性,探究立领结构参数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二者的理论模型,绘制不同领高、起翘量和领口旋转角度的64个立领样板,使用虚拟试衣技术完成立领二维到三维的转换,对立领造型参数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立领造型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领高与领深等7个造型参数具有相关性,起翘量与领上口弧线长度存在相关性,旋转角度与颈前空隙量等4个造型参数具有相关性;增加旋转角度后的立领合体性更好;运用结构参数与造型参数的回归方程进行立领结构设计,可以快速调整结构参数获得不同的立领造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耦合零维等离子动力学求解器和燃烧动力学求解器,建立了交流放电等离子体助燃模型,研究了交流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对C2H4/空气的助燃路径,并与自燃过程进行了对比。该模型使用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计算电子碰撞反应速率,并得到贫燃条件下连续放电过程中温度、组分浓度、放热速率、关键组分的生成/消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助燃增加了新的反应路径,生成了更多的自由基和激发态组分,缩短滞燃期近两个数量级。氧气、氮气激发态的弛豫和淬熄过程促使电能—化学能—热能的转化,放电结束后的总放热量增加,最高燃烧温度比自燃条件下高约400 K。同时,电子碰撞O2、N2激发态与O2的退激反应、单态氧原子O(1D)的弛豫等过程促进了氧原子的生成。此外,H原子的生成间接提高了O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主要通过H+O2———→OH+O),加速C2H4氧化生成HCO、CO等,缩短了点火延迟时间,有助于燃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