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44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68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filtr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preferential infiltration zones at the dam abutment are measured using radioactive tracer tests of flow in boreholes,meanwhil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boreholes and the energing water points is analysed.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adioactive tracer synthetic detective method are described to give methods and calculation formulae us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able flow in single well to measur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hydrostatic heads.Major single hole techniques including measurement for seepage line,velocity,rate of seepage flow and relationship of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in aquifers are introduced briefly.The possibilities offered by natureal tracers are analysed,uincluding electric-conduct,pH-value and temperature of water as well as stable isotopes(D,^18O) and tritium.Furthermore,the sensibilities of this theory and methods were confirmed by detecting seepage flow field of Xinanjiang Dam.  相似文献   
2.
蒸发过程中饱和土壤水稳定同位素运移规律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Fick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推导了饱和土壤水在蒸发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微分方程模型,分析了饱和土壤水的边界条件,给出了解析解,为数值模拟蒸发、蒸发过程中土壤水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提供了确定性的数学基础,对土壤水分运动以及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粒子群算法和ADINA在土石坝参数反演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土石坝的反馈分析问题,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商业有限元软件ADINA之间的无缝连接,使整个计算过程自动化;应用OpenMP方式同时调用多个ADINA求解器,启用多核处理器进行并行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以糯扎渡超高心墙堆石坝为例,对粗堆石料Ⅰ区材料应用不同种群规模粒子群进行参数反分析,结果表明,将粒子群算法与ADINA联合应用于土石坝参数反演是可行的,并行算法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当坝体设置有浸润线观测设施时,必须采用观测的实际浸润线作为渗流分析的依据,通过浸润线的拟合来反演有关参数,预测高水位下坝体浸润线,然后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当大坝具有多排浸润线观测设施时,应采用哪条浸润线作为拟合依据呢?文中以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有限元法渗流稳定计算为例,指出浸润线拟合过程中不能主观地选择哪条浸润线来满足委托方的要求,而应根据客观实际进行选择。对采用不同浸润线拟合得到的不同分级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确定了大坝安全鉴定的不同类别。  相似文献   
5.
参照Biber的词块研究框架体系,运用CEM语料库,将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中四词词块的使用特点和本族语者语料库(EDC)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学习者语料库中的词块数量远远超过本族语者语料库,但学习者使用的词块类型单一,不如本族语者丰富,所使用的词块类型往往也不为本族语者使用;学习者词块中空缺处单词的可变性不强,可填人的单词数量和类型也较少.此项研究对当前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裂隙岩体热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裂隙岩体地区渗流场和温度场的相互作用机理和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基本原理,研究了裂隙岩体地区一、二维温度场的分布,进而对裂隙水流量、流体性质、水岩温差等影响温度场分布特征的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裂隙岩体地区温度场模型。根据现场温度场数据,就可以计算裂隙岩体渗漏流量、流速等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7.
土层结构对管涌发展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土层结构对管涌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对3种典型的土层结构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堤基的砂砾石表面夹一层很薄的无黏性粉细砂时,管涌破坏前出水口的流量很小,临界水力梯度也较小,管涌破坏发生后通道发展速度很快,较短的时间内就会贯通,管涌破坏的机理与双层堤基不同;而在砂砾石层一定深度内夹有一层粉细砂将使堤基管涌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大大提高,然而一旦管涌破坏发生后涌砂量和侵蚀速率将很大,形成的通道深度较大,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当通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道上部会发生塌落而使堤坝产生溃口,进而使堤坝溃决。  相似文献   
8.
花管与潜水面相交下的冲击试验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潜水井中的冲击试验,在花管与潜水面相交的情况下,由于注入井中的水分潜水面上、下两个部分流入含水层中,造成模型由线性变成非线性的问题,建立新的潜水井中的冲击试验计算模型,给出模型的解析解,并运用溶质浓度示踪技术,算出从潜水面以下部分流走的的水量,最终得到含水层渗透系数。而这与传统研究中,仅通过对测井的有效半径进行修正,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不同。以西藏江雄水库库区一潜水完整井为例,进行现场试验,运用建立的模型,计算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并将其与Bouwer-Rice潜水井冲击试验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抽水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地层的渗透特性。对冲击试验标准水头恢复曲线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当曲线以较慢速率下降时,才真正反映含水层的渗透特性。  相似文献   
9.
涡流式非铁金属选别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生  杨钢 《矿山机械》2006,34(1):74-75
涡流式分选是指利用旋转磁场产生的涡流进行选别。磁选在分选铁磁性物质方面设备形式多存:晶种繁多,而非铁金属如:铝,其比磁化率较低,在恒定磁场的磁选机中,无论干选或湿选都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国内曾有多家研究所和厂家尝试采用旋转交变磁场的磁选机,筒体采用玻璃钢或玻璃钢加粘耐磨橡胶的方法制作,因其强度差、易磨损,难以进入工业性使用。我公司研制了一种涡流式非铁金属选别机,用来分选铝、铜等非铁金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钻孔与岩体裂隙斜交渗流场井流理论与示踪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建生  王媛  赵维炳 《水利学报》1999,30(12):0043-0048
本文论述了钻孔揭露裂隙岩体与裂隙斜交情况下通过示踪方法测定裂隙渗透性及其参数,将稀释测井与示踪测井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井流理论。推导了双井系统中单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等效水力隙宽、静水头、影响半径及水力坡度等的计算公式,并将此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坝的渗流场探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