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展览花园     
展览花园是伴随着园林博览会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尽管大多数展览花园面积不大,而且具有临时性,但它们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单纯和更直接的表现空间,因而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风格感,甚至启发和引导着设计的潮流。2011年4月28日—10月22日,中国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Expo2011XI’ANCHINA)举行,其中由世界9位顶级大师设计的"大师园"成为本届世园会的重要亮点,这是继厦门园博会风景园林师花园之后世界级设计大师在中国展园个人作品的集体亮相,也给了我们一个梳理展览花园过去和未来的契机。本刊特别约请了来自北京、厦门、济南、西安、上海、沈阳等地的专家和政府官员,他们以策划者、设计者、建设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在技术、生态、艺术和城市发展等层面,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对展览花园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黄彩娣  王燕锋  陈红萍 《园林》2004,(12):26-27
静安公园共有大小人工水体各1个,大水体面积为1100平方米,水深平均50厘米左右,水量约为550立方米,小水体面积为350平方米,水深约60厘米,水量约为210立方米,岸壁和池底全部由水泥砌成,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水体中放养金鱼,鲤鱼等观赏性鱼类。水体主要依靠雨水蓄积,偶有人工补充。  相似文献   
3.
黄彩娣 《风景园林》2011,(3):151-151
展览花园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与大多数展览花园重在展示植物不同,雕塑展应该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去年10月31日,2010世博静安国际雕塑展在上海市静安区圆满落幕。本次展览主展区设在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展览期中来自8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1位艺术家,  相似文献   
4.
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一)——处置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局和上海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联手,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三年来对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不懈的研究、推广、应用,初步建立起了园林废弃物的收集系统、加工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从而构建了园林废弃物从收集到生产、再利用的循环链,虽然还不完善,但雏形已完成,并在迎世博环境整治和世博运行环境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就园林废弃物处置发酵的技术研究成果与大家共享,并期待共同推进上海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彩娣  章栋贤 《园林》2009,(9):42-45
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周围与六个区相邻,全区总面积7.62平方公里。静安区因境内古刹静安寺而得名,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信息交通便捷。近年来,静安区坚持“小、巧、高”特色,大力发展公共绿地和特色绿化,城区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营造了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商业和生活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6.
黄彩娣  吴仁义 《园林》2000,(9):46-47
1.静安公园——天光云影的水景 2.市政府外事办公室门前绿地 3.南京西路街道华业住宅小区绿化 4.江宁路街道香樟苑透墙绿化 5.乌鲁木齐北路休闲街绿化 6.石门二路街道西王住宅小区绿化 7.武宁南路万航渡路绿化 8.友谊会堂绿地  相似文献   
7.
黄彩娣 《园林》2000,(12):12-13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有句名言:“有个性的艺术品才是美的”。我有幸负责上海静安公园的重新改建工作,对如何避免造园手法上的“程式化”、“雷同化”、“克隆化”,我体会到: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注重突出艺术个性的创作;没有个性就不会有艺术感染力,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个性是共性依存和得以体现的必要形式。所以,对静安公园的改建采取了从共性着眼、以个性着手,突出个性、弘扬个性,着重艺术造园等六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美国园林废弃物的处置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针对我国园林废弃物日益增多而处置愈来愈难的现状,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园林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方法:立法保障、激励政策、堆肥比例、构成和分类、收集方法、堆肥工艺参数(粒径大小、湿度、碳氮比和pH值等)的优化、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应用的技术规范等。基于美国园林废弃物成功应用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园林废弃物处理处置的方法、技术规范和有利政策,旨在为国内园林废弃物的土地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