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篇 |
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8篇 |
化学工业 | 6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矿业工程 | 10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浮选过程中搅拌调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浆是浮选过程中影响后续分选段作业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二折叶桨式叶轮、四折叶开启式涡轮、四直叶开启式涡轮以及推进式叶轮等搅拌叶轮及其与导流筒、挡板的组合进行功率准数(Np)及混合时间数(Nθ)等特性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径流式叶轮相对轴流式叶轮,Np较大,能耗较高,而Nθ较小,更容易快速混合;导流筒可以节省能耗,加快... 相似文献
2.
3.
4.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高性能的能量存储设备,因具有高功率密度、快速的充放电速率、高安全性能、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等优点备受人们关注和青睐,并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无线通信、航空航天、军事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发新型、高效电极材料的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传统电极材料经过长期的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技术革新和突破,但仍存在碳基电极容量不大、过渡金属化合物导电性不高、导电聚合物循环稳定性不足等缺点。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新宠。三维石墨烯不仅能保留单层或少数层石墨烯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且具有低密度、多孔性、高度连通结构和微反应环境等特性,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备受关注,比石墨烯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三维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化学技术、CVD技术和3D打印技术等。其中,3D打印技术凭借其在空间构型设计和化学组成优化方面的独特优势,在生物医药和能源器件等领域迅速发展。基于3D打印的石墨烯基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孔道分布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其独特的3D打印结构还能... 相似文献
5.
6.
我国配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在动力配煤和炼焦配煤方面技术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简述,分析配煤技术的限制因素,探讨了当前几种典型的理论和配比模型及其局限性,展望了配煤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8.
9.
我国已探明2 000 m以浅煤炭资源储量中埋深超过千米的储量占53.3%。深部矿井开采处于高应力、高地温、高岩溶水压、高瓦斯以及强烈开采扰动("四高一扰动")的复杂环境,面临着巷硐及采场围岩突变、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加剧、煤炭提升效率低等难题。科技部于2018年立项开展"深部煤矿井下分选及就地充填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的研究,旨在创新与发展深部煤矿井下分选及就地充填理论、技术、装备、标准及工程建设体系。本文紧密围绕深部煤矿充填开采岩层控制,超大断面密集硐室群围岩连锁破坏失稳,井下受限空间煤矸精确分离3个关键科学问题,在系统阐述深部煤矿井下智能化分选及就地充填技术总体框架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目前取得的最新进展。具体包括:深部煤矿井下智能分选及就地充填技术框架体系、井下矸石少量化选择性回采、煤矸全粒级水介精确分离、超大断面硐室围岩失稳机理及控制、深部充填开采岩层控制与新汶矿业集团新巨龙煤矿工程示范建设等6个方面。研发的深部煤矿井下智能化分选及就地充填技术及装备体系可为我国深部煤矿高效生产与绿色矿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矿石力学特性的分析,介绍了根据破碎矿石实际所需破碎力、精确选择磨机钢球直径的方法及工业试验的结果,采用添加φ100mm钢球,并按1:1比例加装80mm钢球,取代φ125mm钢球,不公强化了选择性解离为主要内容的选择性磨矿作用,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显著提高,而且使磨矿产品粒度特性改善及磨机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