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云南普朗铜矿在基建的过程中,地表出现了2个塌陷坑。根据矿山地质及工程资料,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矿山工程地质几何模型,从地表塌陷坑、断层、工程作业的空间几何关系分析塌陷坑成因。根据矿山工程经验得到塌陷坑的自然安息角及其堆积物厚度,用理论公式计算出塌陷坑的最终塌陷半径。结果表明,因拉底作业,上部碎屑沿F1断层带形成的通道下移,形成了1#塌陷坑;2#塌陷坑的形成机理与1#塌陷坑相同,但其断层通道尚不明确,给出了2种最有可能的情况;根据2个塌陷坑的最终塌陷半径,预测了2个塌陷坑的最终空间位置关系。结果为矿山安全开采及达产达标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微震监测技术是上覆岩层冒落规律监测的重要手段。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对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冒落规律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在充分结合普朗铜矿开采条件下,进行微震监测系统台网布置优化,确定该矿首采区微震监测要求的最佳监测系统配置方案;总结分析微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对复杂地质构造影响下岩体破裂范围进行圈定,进而识别发生顶板大范围冒落的前兆信息及潜在危险区。 相似文献
9.
自然崩落法采矿过程中,顶板冒落规律掌握、底部结构稳定性情况、地表沉降趋势监测及控制等,不仅关系开采过程人员和财产安全问题,更是决定自然崩落法能否成功用于普朗铜矿的关键。采用微震、三维激光扫描、TDR、钻孔电视、应力位移等技术,综合对普朗铜矿顶板冒落规律、底部结构变化情况、地表沉降实时显现进行在线监测,并通过统一平台对数据进行综合联动展示和分析。该综合在线监测技术应用,控制了崩落面和松散矿堆之间的高度,避免上覆矿岩大范围崩落产生空气冲击气浪;优化了拉底推进与底部结构开口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解决了底部结构矿柱二次加强支护时机及措施选取问题;实现了地表稳定均匀沉降。综合在线监测技术在普朗铜矿得到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