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某铁矿选厂尾矿中镜铁矿粗细嵌布不均的特点, 采用重选-磁选-浮选和重选-磁选-重选工艺流程分别进行选别, 分别获得了铁精矿产率22.26%、铁品位65.86%、铁回收率71.76%与铁精矿产率20.44%、铁品位66.13%、铁回收率66.16%的良好试验指标。研究成果不仅为该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而且对同类二次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生产帘线钢生产工艺中生产条件对钢中夹杂物成分的影响.从控制夹杂物成分的角度,提出了采用不含铝的Si-Mn合金进行脱氧,控制酸溶铝的含量在1×10~6-5×10-6(质量分数)范围内,不采用铝质包衬的钢包,提高VD真空度在300Pa以上,取消喂Si-Ca丝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帘线钢中CaO-SiO2-Al2O3类夹杂物成分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帘线钢中CaO-SiO2-Al2O3类夹杂物CaO与SiO2的比值和Al2O3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热力学计算对CaO-SiO2-Al2O3系塑性夹杂物的生成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生产帘线钢时,为了得到塑性良好的夹杂物,钢液的氧活度应控制在0.0056~0.0113,而酸溶铝含量应控制在0.00010%~0.00025%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MnS在Ti-Al复合脱氧氧化物上的析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电阻炉,通过改变不同冷却条件和不同硫含量,系统研究了Ti-Al复合脱氧夹杂对MnS夹杂物析出量和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对MnS的析出有着重要的影响。当钢液中硫的质量分数从0.001%增加到0.01%时,在炉冷条件下,MnS析出量随着钢液中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水冷条件下,MnS的析出量不随钢液中硫含量的增加而变化。当钢液中w([S])0.008%时,所有氧化物夹杂表面都会析出MnS夹杂;当0.002%≤w([S])0.008%时,复合氧化物夹杂中MnO+SiO2含量越高,MnS越容易在氧化物上面析出。复合夹杂物中Ti3O5和Al2O3对MnS的析出没有明显影响。当w([S])0.002%时,基本没有MnS夹杂析出。MnS在低熔点氧化物上呈镶嵌状析出,在高熔点上呈包裹状析出。  相似文献   
5.
汽车用高品质非调质钢生产过程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顶底复吹转炉炼钢-LF精炼-VD真空处理-喂硫线增硫"工艺生产高品质汽车用非调质钢铸坯的全过程,特别关注了冶炼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对冶炼过程全程提取钢样和渣样,分析了钢样和渣样的化学成分.采用SEM-EDX系统地分析了钢样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貌和成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制定工艺路线,能生产出[P]的质量分数在0.012%以下,T[O]的质量分数为10×10-6左右的非调质钢铸坯.连铸坯中观察到的非金属夹杂物绝大部分是纯MnS夹杂物,尺寸较大呈浅色不规则形状.铸坯中只存在很少量的、尺寸较小的氧化物夹杂.这些氧化物和MnS组成复合的夹杂物,呈深色在MnS夹杂物的中心,其尺寸较小约为2um.研究表明:此工艺路线生产出的超低氧高品质非调质钢完全能满足汽车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由于回收的退役产品存在来源、类型、结构和性能残值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差异,致其梯次或资源化再利用前的拆解逆向生产调度的平稳性受来料品类、拆解序列和拆解方式等不确定性扰动因素影响。本文以采用柔性工装夹具工作站的退役产品拆解生产线为研究对象,考虑不确定的来料品类、拆解序列和拆解方式造成的扰动因素,构建以最短完工时长为目标的AND/OR节点网络调度策略,及其混合整数规划调度模型,并选用改进模拟退火单亲遗传算法求解。实例证明,本文提出的动态调度策略及模型与传统手工经验调度相比较,可减少不确定扰动因素对生产调度的波动影响,有效均衡并提升柔性拆解线设备的利用率,提高退役产品拆解效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分离提硒后废液中的酸, 通过扩散渗析静态实验, 考察了所选定1#和3#阴离子交换膜对H+和Na+的平均扩散速度; 研究了扩散渗析过程中, 扩散室与渗析室中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计算出1#阴离子交换膜和3#阴离子交换膜酸与盐的分离系数分别为5.87和10.98, 3#阴离子交换膜分离酸与盐的效果优于1#阴离子交换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