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7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氘氚中子源通过氘离子束轰击氚靶片引发氘氚聚变反应,产生14.1 MeV高能中子。高能中子调控后亦可产生宽能谱中子场,是先进核能及核技术交叉应用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作为中子源的核心部件,氚靶片由靶片基底和储氚薄膜组成,其中储氚薄膜的核素组成会影响氚原子密度与入射氘离子射程,最终直接关系到中子源强的高低。本文基于MATLAB和SRIM软件建立氘氚中子源强计算模型,对比计算了不同新型储氢金属材料组成的储氚薄膜(TiT_2、MgT_2、Mg_2NiT_4、VT_2、LiBT_4和LaNi_5T_6)和不同氘离子能量对中子源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同等束流条件下,MgT_2的中子源强相比TiT_2可提高30%以上,且制备工艺较为成熟,是氘氚中子源的优秀储氚薄膜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既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建筑为起点对建筑的在地性表达的方式进行分析,以设计手法、建造材料、构成要素等方面入手,把握地域文化建筑得以延续和影响的支撑点,寻求地域文化和当代建筑建构方式有机结合点,通过对既有建筑案例的初步分析和设计要点的梳理总结,提出建筑营造的在建筑技术的传承上和建筑材料的运用上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各类功能建筑的发展都趋于成熟,但墓地类建筑却并非如此,由于各种文化、社会、民俗、管理等因素,墓地建筑的创作多处于较为沉寂的状态。在现代化新型城镇的发展趋势下,此类建筑的规划设计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因素,为城市空间的更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文章通过罗列案例、分类归纳、要素分析和方案实践的方法,来探讨当代墓地类建筑的空间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质学界普遍认为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工程数量的大幅增加,因权属关系不明而造成的地下空间产权纠纷接踵而至。当下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是解决权属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文章以"分层一确权"制度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地下空间法律制度与开发经验,整合空间、时间和关系三维属性,构建基于竖向分层、水平分区的一体化分层开发体系,试图在开发体系与权属制度间建立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立体化分层开发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判别土地开发权的取得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便于从使用期限、土地范围、用地条件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地下空间确权制度,从而有助于我国地下空间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大量基础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徐州乡村地区发展的历程和村庄演变的特征;其后以徐州市现存不多的传统村落之一——吴邵村为例,从村落发展历史、村落格局、建设特征、建筑风格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石头村庄的价值与特征;剖析了吴邵村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整体性思考与研究,探讨了吴邵村保护与发展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7.
热岛效应伴随着城市化推进而加剧,以徐州市为例,利用中心城区Landsat数据,结合城市化发展恢复增长后的不同阶段,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面温度,对热岛强度进行分类统计,进而量化分析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引导健康城市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在全天平均气温相近的情况下,徐州市主城区的地表温度逐年提升,伴随着城市的扩张,热岛效应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普遍存在,城市交通站场、工业集中区、商业集中区、工矿区及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体等范围易形成热岛中心,大面积的面状水体、绿化覆盖度较好的山体易形成城市冷岛,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会有效缓解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8.
压力和拉力是建筑受力构件中最基本的两种受力形式。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梳理了工程史上6个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其结构受力构件中的压力和拉力配置,总结出在发展趋势上,建筑受力构件中的压力运用逐渐减少,拉力运用越来越重要。试从材料发展、技术发展、方向性和审美因素等方面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讨论总结出在建筑构件受力中应合理配置压力和拉力的比例,展现出建筑的形式和力学性能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9.
我国既有居住建筑特别是老旧小区建筑存在能耗高、居住舒适性差的缺点。为了提高既有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针对徐州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的基本情况、家庭概况、围护结构、用能设备、采暖空调设施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居住建筑存在的节能缺陷;并针对节能问题提出了多层次的节能改造方案,为节能改造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对ECC-RC复合梁和RC梁分别经历0、50、100、150次冻融循环后进行静力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次数对构件的承载能力、破坏形态、裂缝及挠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梁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降低的幅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在相同荷载作用下,ECC-RC复合梁的挠度比RC梁的挠度减小约20%;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ECC-RC复合梁的极限承载力平均比RC梁要高18%左右。冻融循环作用后,受拉区ECC材料相对于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控制裂缝开展、抵抗构件变形的能力,实现了RC梁单一裂纹宏观开裂发展模式向ECC-RC复合梁多重微细裂纹稳态开裂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