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1篇
电工技术   124篇
综合类   65篇
化学工业   77篇
金属工艺   35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59篇
矿业工程   44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52篇
水利工程   61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49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6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溶胶池洗过滤是反应堆严重事故中去除放射性源项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严重事故条件下上升气泡中气溶胶的滞留过程为背景,设计搭建了可视化单气泡鼓泡实验装置。通过该装置研究了气溶胶在上升气泡中的沉降效率,并与MELCOR中的气溶胶沉降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气溶胶沉降效率对气泡尺寸的变化较为敏感,当气体流量大于0.1 L/min时,气泡等效直径迅速增加,相应的气溶胶沉降效率快速降低;与MELCOR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在总体趋势上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但计算结果低估了液相对气溶胶的实际去除能力,导致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存在无规则的晃动以及气液界面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18Ni300试样,通过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软件以及多种性能检测设备,着重研究激光选取熔化制备角度对尺寸、粗糙度以及致密度的影响关系。并对制备试样进行时效强化处理,研究时效强化对成型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什么制备角度,制备试样与原设计尺寸相比均出现缩小;在宽度方向上,随着制备角度的增加,尺寸呈上升趋势;厚度方向、尺寸呈下降趋势;粗糙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致密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将试样进行时效强化热处理后,尺寸没有发生较大变化,而热处理后的粗糙度和致密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4.
化石能源等传统能源对人类未来的能源需求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智能电网、微网等新兴电网技术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各国学者提出了深度融合能源网络与信息网络的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能源互济互补,推动能源利用模式变革,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首先,该文归纳整理了各国关于能源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及研究重点,进而从能源互联网运行的建模方法、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能源互联网优化运行的通信与数据、能源互联网优化运行中的故障传播机理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优化运行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及问题,以期为我国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超重力技术突破了地球重力场的限制,是强化传递和混合过程的一项突破性新技术,其核心装置是旋转填充床。回顾前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旋转填充床已经在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旋转填充床的基础研究最新成果及工业应用案例。阐述了旋转填充床填料的种类和特点以及旋转填充床内部流体流动、传质与微观混合的研究进展,研究了不同填料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指出了各种可视化技术手段的优势及局限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旋转填充床的传质和微观混合性能的新思路。应用研究综述了近些年来旋转填充床的工业应用案例,包括高端化学品制造、海洋天然气净化、纳米材料制备、环保等领域,并展望了旋转填充床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信息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为配电网动态、远程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远动开关(RCS)可以在配电网遭受极端事件攻击后隔离故障,缩小故障区范围,参与网络重构恢复负荷。提出了RCS的鲁棒优化配置模型,在规划阶段完成配置RCS,以实现遭受极端事件后配电网失负荷损失最小化。基于防御-攻击-防御(DAD)框架,在第1层,规划人员确定RCS配置方案。针对规划后的系统,在第2层,攻击者寻找最严重的攻击方式。在第3层,运行人员考虑N-K的多重故障传播影响,通过RCS隔离故障并重构网络形成由分布式电源供电的微电网恢复负荷。3层相交互以提升配电网在最严重攻击方式下的负荷恢复效果。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求解模型,通过改进IEEE 37节点系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弹性电网及其恢复力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恢复力是系统对扰动事件抵御、适应以及快速恢复的能力。随着全球自然灾害逐渐增多以及反恐意识的增强,构建对极端扰动事件具有恢复力的"弹性电网"已成为各国政府着力发展的国家战略,同时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也为弹性电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文中详细介绍了弹性电网及其恢复力的基本概念与各国的研究现状,并从弹性电网需要应对的扰动事件、评估理论、恢复力提升策略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弹性电网及其恢复力研究方向和重点,以及在智能电网框架下构建弹性电网的具体措施。最后对弹性电网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南地区多为高山峡谷地貌,易发生滑坡堵江事件,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水位壅高过程中,堰塞体为常剪应力路径,即剪应力保持不变,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大。但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固结排水剪和固结不排水剪,与堰塞湖水位壅高过程中的实际应力路径有别,因此开展常剪应力路径下堰塞体材料的变形特性研究,是深入分析湖水位壅高过程中堰塞体动态响应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以2018年10月11日白格堰塞湖为例,以堰塞体的实际高度、漫顶前的最高堰塞湖水位及湖水位壅高过程中的实际应力路径为基础,基于细观尺度的离散元(DEM)—孔隙有限体积法(PFV)流固耦合方法,从敏感性分析的角度出发,开展了不同围压、不同初始应力条件下堰塞体土料的常剪应力剪数值模拟试验,并从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宏观)及内部接触力(微观)的分布规律等角度出发,揭示了湖水位壅高过程中堰塞体不同位置的变形响应及其微观力学机理。研究表明,湖水位壅高条件下堰塞体土料变形特性受到土料位置、强度和湖水位壅高程度的联合影响。处于堰塞体不同位置的土料,围压与初始应力比条件不同,并且在堰塞体漫顶之前所遭遇的最大孔隙水压力也不同,从而导致在堰塞湖水位壅高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堰塞体土料呈现出不同的变形特性,一般呈现由里及外变形逐渐增大的规律。在相同围压条件下,靠近堰塞体上游外缘的土料,初始应力比相对较高,且遭遇的最大孔隙水压力也相对较高,从而在堰塞湖水位壅高过程中其应力路径会穿越失稳线,导致颗粒之间的接触力减弱,从而产生较大的变形,且大变形区的厚度与范围受到初始应力比及最高湖水位的限制。堰塞体内部初始应力比相对外缘较少,在湖水位壅高过程中应力状态穿过失稳线的可能性降低,从而变形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特尔斐法确定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影响因素指标范围及问卷大纲,通过实地调研得出初始数据,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按重要程度排序,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归纳出5个对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及各因素的权重,最后为更好地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