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矿业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一种新型的二元高钴材料进行了物理、化学、形貌及晶体结构指标测试,并应用该材料作为正极进行了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开发,对使用该材料体系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进行了比容量、倍率性能、不同温度放电性能、高温贮存性能、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综合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这种二元高钴材料完全满足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西藏中凯矿业钨、钼、铋多金属矿中的辉钼矿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含钼0.39%的给矿中得到品位为47.41%、回收率为65.24%的钼精矿。本文还讨论了用煤油作捕收剂浮选辉钼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熊学  李碧平  朱贤徐  涂文 《电池》2012,42(6):327-329
采用固相法一次合成尖晶石锰酸锂(LiMn2O4),研究了掺杂V及合成时间对材料的影响;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XRD、SEM、激光粒度分析(LPS)、BET和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分析。相对于未掺杂的材料,在850℃下保温12h合成的掺杂V的LiMn2O4具有更完整的结晶度、光滑的颗粒表面,粒径增至16.76μm,比表面积减至0.258 m2/g;以0.5C在3.0~4.3 V充放电,25℃和55℃时循环30次的容量保持率分别提高了2.86%和4.13%。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一温区一次烧结合成工艺,在工业窑炉中成功合成了尖晶石锰酸锂。用XRD和SEM、激光粒度仪和比表面测定仪对合成的正极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软包装全电池对合成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正极材料为不含杂相的立方尖晶石结构,比表面积0.2~0.8 m2/g,晶格常数a=0.823~0.824 nm;形貌为由直径大于1.0μm的近八面体形一次颗粒团聚形成的二次颗粒;应用所合成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制作全电池,正极片压实密度达到2.8 g/cm3以上,首次放电容量在108 mA.h/g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从复杂难选的大理岩锡石硫化矿中综合回收铜、铅、锌的研究,采用硫化矿全浮-混合精选分离原则流程,获得了铜、铅、锌、硫、砷等五种产品,综合回收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富锂正极材料Li2MnO3-LiMO2(M=Ni,Co,Mn…)的结构特点和充放电机制,综述了Li2MnO3-LiMO2的制备方法和改性研究进展,指出其发展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华南某铜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从试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入手,在查明试样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粒度特性、嵌镶关系和赋存状态的基础上,依据矿石性质进行了探索性试验以确定试验方案。然后进行了详细的条件试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并以闭路试验进行验证,取得了满意的分选指标,其中铜品位24%、回收率61%,铅品位66%、铅回收率90%,锌品位55%、锌回收率90%,为合理利用国家矿产资源,提供了详实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从难选的氧化铅锌矿中回收铅锌的研究。采用硫化-黄药浮铅-预先脱泥-硫化-胺法浮锌的原则流程,可使铅锌有效分离。讨论了矿泥、硫化过程、调整剂对浮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柿竹园Ⅰ矿带硫化矿综合回收铜铅锌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试样工艺矿物学研究入手,在查明其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粒度特性和赋存状态的基础上,依矿石性质进行了选别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硫化矿全浮,然后再分离的工艺流程,可获得铜精矿含铜12.71%、回收率62.54%,铅精矿含铅62.38%、回收率60.55%,锌精矿含锌44.06%、回收率56.71%,硫精矿含硫39.47%、回收率61.93%的较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生产钴酸锂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布袋尘,由于其粒度小,比表面积大,振实密度低,制作电芯时加工性能和安全性能很差,造成电池行业安全隐患等问题.文章研究了采用直接高温合成法将布袋尘产品化.其产物的物理性能得到了一定改善,而产品电性能较好,但加工性能与当前市场要求相比仍有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