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14篇
矿业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自主设计的热拉深成形专用模具,进行了在350~450℃范围内的2A12硬铝合金极限应变实验,并获得了其在该温度范围内的成形极限图,进而分析了在热拉深成形过程中温度对2A12硬铝合金成形极限的影响规律。基于MSC.MARC软件,分别应用最大载荷判断法、应变路径法以及二者相结合的3种失稳准则,对板材热拉深成形极限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基于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且基于不同的温度建立了2A12硬铝合金的热拉深成形极限的预测模型,为2A12硬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构件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整体网格壁板在航天器结构应用中,采用热压罐成形作为2219T87铝合金网格壁板的成形工艺。在壁板与模具贴模之后,通过应力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可得到不同厚度层受到的应力大小。在热压罐中时效时,由于拉、压应力的影响,壁板不同位置材料性能有所差异。结果表明:应力的计算值和仿真值吻合,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受拉、压应力区的析出相较低应力区的细小、密集,压应力区又比拉应力区的析出相更加细小密集,这是因为受应力区会产生大量的位错,从而为沉淀物的析出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置,产生更多细小、针状的析出物,在宏观上反映为析出相越细小、密集,抗拉强度及硬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2124铝合金在蠕变时效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蠕变量和蠕变速率随着时效时间、温度、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硬度随着时间和应力的增加呈类似于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实验温度185~195℃范围内,温度对硬度的影响不大。当蠕变条件为200MPa、185℃、8h时,试样得到最佳的力学性能,此时试样基体内同时存在强化相S"相和S'相。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外加应力能促进析出相的析出和长大,基体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应力位向效应。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见复合材料孔隙问题,从机械夹杂形核理论与经典形核理论分析了孔隙的形成与影响机制,并通过具体试验对孔隙形貌、分布、大小进行了试验表征,结果表明:纤维浸润性差、蒸汽分子的滞留及交联反应时的分子挥发是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较低固化压力条件(低于0.2MPa),对复合材料内部孔隙的消除作用不大,随固化压力提高,复合材料孔隙率及孔隙大小下降明显;利用数学拟合方法,得到孔隙率、孔隙大小与系统压力之间存在三次幂函数递减变化关系;本文为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与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了解某新型高温固化T800/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固化行为,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采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T800/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固化反应过程。基于唯象模型,系统研究了该预浸料的固化反应特征温度及固化动力学参数,确定该预浸料中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为自催化模型。采用等转化率法,分析了预浸料中环氧树脂的反应活化能随固化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整个固化反应过程中,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变化较大,传统模型法基于全固化过程活化能不变的假设无法准确描述该固化反应。采用变活化能自催化模型,利用粒子群全局优化算法,得到了T800/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固化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验现象,可为进一步研究该预浸料的热力学性能及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固化过程的压力分布规律,搭建了以毛细管压力传感器为核心的压力在线监测系统,应用该系统在线监测得到了复合材料帽型加筋构件固化过程各关键部位的压力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帽型加筋构件固化过程各部位压力分布受芯膜调型孔孔占比Xs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孔占比芯模固化帽型加筋构件的成型精度和微观质量。结果表明,当芯膜调型孔孔占比为0.099时,帽形加筋构件固化过程的压力分布均匀性较好,构件成型精度和微观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PLC和PID的液压机同步平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S7-300 PLC作为核心搭建液压机溢流补偿型同步平衡控制系统的试验平台,通过将模具安装在工作平台偏心的位置使液压机偏载活动横梁产生偏斜,当对角偏差量大于某一设定值时启动同步平衡系统纠偏,调整PID模块的控制参数使溢流补偿型同步平衡控制系统达到最优的纠偏效果,对比分析活动横梁对角偏差以及纠偏缸上下腔的压力和流量的试验曲线。结果显示,其同步平衡系统精度能达到0.030 mm.m-1,调节时间小于2.9 s,满足同步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时效成形过程蠕变与应力松弛行为的关联规律及其转换模型。通过分析金属材料蠕变与应力松弛行为的产生机理及其相互关系,分别建立基于加工硬化假说和时效假说的蠕变-应力松弛基本转换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蠕变/应力松弛时效成形过程将蠕变与时效同步进行的特征,进一步建立基于蠕变公式的时效应力松弛行为预测模型。以铝合金7055T6为试验材料,在120℃时效温度下分别进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与应力松弛试验,利用SPSS和Origin软件,开展蠕变本构方程中的材料常数拟合分析,并引入时效应力松弛预测模型,实现对应力松弛行为的预测。经不同应力水平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对时效成形过程中的应力松弛行为预测。  相似文献   
9.
周期性热冲击条件下铸轧辊辊套温度场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连续铸轧过程中铸轧辊辊套的实际工况,对铸轧辊辊套在受到铸坯周期性热冲击情况下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在考虑铸轧辊辊套与铸坯接触界面热导时,铸轧辊辊套在不同铸轧速度时的稳态温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界面接触热导对铸坯出口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铸轧区分成结晶区和轧制区两段,分析了结晶区和轧制区的界面接触热导对铸坯出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轧制区接触热导在1-3W/(cm^2.K)区间变化,结晶区接触热导在0.1-0.5W/(cm^2.K)区间变化时,提高接触热导对降低铸坯出口温度,提高铸轧速度有显作用;而且在高速轧制时提高结晶区接触热导,低速轧制时提高轧制区接触热导,更有利于实现高速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