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16篇
建筑科学   37篇
矿业工程   17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研究了某矿山井架倾斜的原因 ,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 ,介绍了采用桩径小、承载力高、施工简便、质量可靠的壁后注浆式微型钢管混凝土桩成功控制基础沉降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该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岩体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往往由岩体结构 (尤其是泥化夹层 )所控制 ,因此边坡工程一般需对控制边坡稳定的主要结构面进行控制处理 .以某边坡工程系统进口顺向及出口“上硬下软”逆向岩石边坡为例 ,分析了泥化夹层对边坡稳定的控制作用 ,介绍了采用洞挖方式设置混凝土阻滑键及采用混凝土置换泥化夹层以改善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通过阻滑键内、置换体内及边坡的实际应力、应变监测 ,分析了这两种加固处理方法对改善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协办单位:(协商中)大会邀请及主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拟定于2011年11月在青岛召开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主题:低碳时代的城市地下空间与  相似文献   
4.
“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地铁车站合理埋深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地铁工程为实例,确定敦化路车站的合理埋深和最佳埋深.青岛地层呈“上软下硬”的特点,传统的覆跨比理论不能很好的确定暗挖车站埋深.通过对不同埋深条件下车站的围岩第一主应力、竖向位移、安全系数的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发现微风化岩层的位置对埋深确定有决定影响,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敦化路地铁车站最佳埋深即埋深为14.5 m,且...  相似文献   
5.
矿柱抗剪安全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矿柱多为剪切破坏的特征,提出了矿柱抗剪安全系数的概念,研究了数值计算中矿柱失稳的判据,即以矿柱破裂面上节点的塑性应变或位移突变作为矿柱整体失稳的标志.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了矿柱的抗剪安全系数,通过与传统方法所得安全系数的分析比较,提出判断矿柱稳定性的抗剪安全系数标准,即当矿柱的抗剪安全系数大于1.2,此时传统的抗压安全系数大于2.6,矿柱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花岗岩深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ANSYS6.0对某大型花岗岩深基坑边坡工程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在了解该边坡变形受力规律基础上,为克服过去支护设计中土、岩不分的问题,采用新的国家规范进行了该花岗岩边坡的预应力锚索支护设计,该法与传统支护设计相比可降低成本30%左右,且支护后的变形监测表明该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基于岩体工程失稳的“突破观点”,采用块体理论方法预测了某复杂边坡工程系统进口顺层边坡的薄弱部位——块体系统分布,在监测分析边坡块体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边坡加固处理方法.根据有限元数值模拟与位移监测分析,预测确定了该边坡系统出口“上硬下软”逆向边坡的稳定性薄弱部位及控制因素,并对这些薄弱部位的加固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峒室失稳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某软弱页岩峒室群开挖过程中监测到的变形资料,首先分析了岩体失稳过程中不同变形阶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M(1,1)与Verhulst联合灰色预测模型,并结合“黄金分割”原理,对峒室失稳进行了预测预报,结果表明可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应力路径下大理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大理岩试样进行常规三轴和卸围压破坏过程的声发射参数测试,研究加荷和卸荷两种应力路径下大理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常规三轴试验中,声发射幅值随着围压的增加逐渐增大,岩样破坏前的声发射累计释放能量呈线性增加,最大振铃计数率和能量计数率不是出现在峰值,而是出现在峰后应力跌落阶段,峰值应力前的屈服阶段和残余强度前各存在一个平静期,振铃计数率的每个突增都与应力降相对应。卸围压试验中,岩样破坏后声发射幅值明显增大,卸荷开始后振铃计数率和能量计数率出现突增,声发射累计释放能量呈非线性迅速增加,根据声发射累计释放能量增速可以将岩样破坏过程分为3个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在大规模声发射出现前期会出现平静期,两者会交替发生。与常规三轴试验相比,卸荷声发射振铃计数率更大,累计释放能量更高,说明大理岩卸荷破坏更加剧烈。  相似文献   
10.
针对FLAC3D软件前处理功能不足和建模比较麻烦的问题,探索了一套利用SURPAC软件建立多网格高仿真复杂FLAC3D模型的方法。通过在SURPAC软件中建立块体模型,然后利用重新分块命令,生成多个不同单元大小的块体模型,利用约束组合分别导出其中的一部分点的数据,汇合到一起,得到一个新的含有多种网格的块体模型的数据,经过数据类型格式转换,导入到FLAC3D软件中,生成多网格高仿真复杂FLAC3D模型并进行力学模拟计算。这种方法使FLAC3D建模快捷化,并且建立的模型更符合实际形态,提高了数值模拟的准确度。该建模方法在古家台铁矿中得到应用,通过对真实的开挖过程进行力学数值模拟,得到了采场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