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岩石孔隙内的含水饱和度分布受测量方法和精度的限制,而CT、核磁图像等方法具有实验费用高、不适合频繁使用等特点,比较了电阻率测井原理及实验测量结果,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电阻值与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油藏条件下,岩石电阻值与探针间距离呈线性关系,岩石内的含水饱和度值可以由测量的岩石电阻值计算得到.研究认为:为提高测量精度,实验前必须进行溶液浓度与电阻值关系和CT图像饱和度值与电阻值关系的两项校正.进行了平板模型的驱替实验,证实了这种方法能清晰反映出不同阶段的平面含水变化情况;相对于其他测量方法而言,该方法具有方便易行、安全等优点而适合实验室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周期分质注聚合物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针对不同渗透率地层,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分子回旋半径与地层孔喉半径的配伍关系,结合周期注水原理,形成不同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周期注入技术。在考虑聚合物井筒炮眼剪切降黏作用下,地层平均渗透率为35×10-3μm2时,应选用800×104分子量聚合物;平均渗透率为100×10-3μm2时,应选用1 200×104分子量聚合物;渗透率大于300×10-3μm2时,应选用2 500×104以上分子量聚合物;分质注聚合物半周期控制在约3个月为最佳。相比传统笼统注聚合物方法,周期分质注聚合物技术可以综合聚合物驱及周期注水技术,更为有效地提高石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可循环泡沫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胜利油田的草桥、孤南、桩西、临盘等地区的古潜山地层,连通性好,孔隙度高,裂缝、溶洞发育。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严重的井漏,有的井甚至造成报废。研究了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并在室内对该体系的性能、稳定性、抗污染能力及油气层保护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现场29口井的应用表明,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密度低(0.60—0.90 g/cm~3),携砂性能好。解决了胜利油田古潜山地层易漏问题,减少了钻井液对油层的损害,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原油产量,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疏松砂岩油层出砂机理室内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建立径向流物理模型,由径向流动模拟油井生产过程,通过改变试验流体粘度、流体流动速度,测试模拟油层的临界出砂流速、流体粘度与临界出砂流速、出砂量的关系;通过解剖砂体、观察描述出砂剖面,分析油层出砂机理和出砂规律。结果表明疏松砂岩油层出砂是由于岩石结构变化和破坏导致渗流场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多元泡沫复合驱宏观渗流机理的三维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高温高压复杂驱动体系三维物理模拟系统"进行了多元泡沫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宏观渗流机理的三维物理模拟研究.利用模型上布置的差压传感器和饱和度测量探针,测量了泡沫复合驱的开采效果、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研究了泡沫复合驱提高波及效率与驱油效率的宏观渗流机理.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是通过贾敏效应改善驱替液的波及体积和洗油效率,泡沫驱能够提高地层的整体压力,在井附近出现显著的压力降漏斗.主对角线两侧的剩余油在注泡沫以后,获得明显的动用,在油藏内形成一个从主流线向两侧扩展的油墙.采收率增值对应着泡沫液突破点,且在泡沫液突破之后有相对较长的低含水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6.
滨南单二区块地层高温封堵室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有效封堵滨南单二区块地层的高渗透带和由蒸汽冲刷形成的大孔道,研究了该地区堵剂粒度与孔喉直径的匹配关系。研制出了超细水泥 粉煤灰堵剂,并对其进行了悬浮稳定性及常温条件下封堵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原油乳化液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水乳化液粘度是油田开发中的重要参数,模拟某油田地层条件,应用流变装置测试高温高压条件下油水乳化液的粘度,结果表明,油水乳状液的转相点在含水率为40%~60%,建立了乳化液粘度预测数学模型,其粘度变化规律符合高斯函数和Lorentzian(劳伦兹)函数,随着气油比的增加,乳化液粘度降低,且与常温常压下不含气的油水乳化液粘度有类似的规律,为油田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注水水质造成油层损害的评价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注水水质造成油层损害的评价技术,分析了注水过程中因水质不合格可能引起油层损害的主要机制,给出各项损害因素引起的表皮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并以利津油田为例,进行油田注水水质引起油层损害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利津油田目前注水引起的地层损害严重,损害程度较大的注水层段主要是固相损害,潜在损害机制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表面亲油纳米二氧化硅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兴隆  秦积舜  李治平 《油田化学》2005,22(4):328-331,348
实验研究了注水井增注用的4种商品表面亲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能力。kg为0.01~0.1时的胜利义北砂岩岩心,洗油后浸泡在盐水中使表面亲水,注入0.5~3.0PV1.5g/L的纳米二氧化硅柴油悬浮液,静置不同时间,用自吸吸入法测定岩心相对润湿指数W(水、油润湿指数之比)。结果表明,W值随注入量增大按指数关系减小,注入量3PV时达到稳定值,注入量相同时随静置时间(18~40小时)延长而减小;在注入量2PV、静置40小时条件下除829外的3种样品使亲水岩心(W=1.7)变亲油(W〈1.0),俄罗斯产品101效果最好。W=0.5。用光学投影法测量并图示了表面亲水岩石薄片依次浸泡在煤油、纳米二氧化硅柴油悬浮液、盐水中时接触角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在煤油中,大理石和灰岩表面变亲油,纳米二氧化硅处理使接触角略有增大;在盐水中,经101处理的大理石表面亲油性至少维持500小时,其余样品处理的大理石迅速变为亲水。各种样品处理的亲油灰岩表面在盐水中经过~0~70小时(样品101)先后变为亲水。玻璃表面在煤油中仍亲水。不同纳米二氧化硅处理玻璃的效果各不相同:迅速亲油化(101和727),~60小时后变亲油(829)。接触角增大但仍亲水(902);处理后的亲油玻璃表面在盐水中迅速变强亲水。纳米二氧化硅不能使石英表面亲油化。图6表4参6。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稠油粘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对塔河油田TK427井产原油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含水率、不同气油比下的原油粘度,用曲线拟合法探讨了原油及油气水多相流粘度与温度、压力不同的关系,结果表明原油及油气水多相流的粘温特性符合指数规律,原油粘度与压力呈线形关系,原油的粘度随气油比不同而变化巨大,含气原油粘度随压力变化存在极小值(泡点压力),含水原油粘度随含水量变化存在极大值(非乳化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