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18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4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INTRODUCTIONAntimonymercaptides[1~ 4 ] usedasheatstabiliz erisattractivenotonlyforitsrelativelylowcost ,butalsoforitssimilarstabilizingeffectcomparedwiththatofthemostexcellentone organotin .Bymakingfulluseoftheplentifulantimonyresource ,developingantimonym…  相似文献   
2.
Fluorescence of complexes of EuⅢwith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1,10-phenanthroline@舒万艮 @周忠诚 @牛聪伟~~  相似文献   
3.
The binary complexes of terbium with benzo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phthalic acid, iso-phthalic acid, oaminobenzoic acid, salicylic acid, sulfosalicylic acid)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compositions were identifi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UV, IR of the complex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UV spectra indicate that the complexes‘ ultraviolet absorption is mainly the ligands‘ absorption, but the location of peak drifts. The IR spectra show that the IR spectra of complex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free ligands, and the band at 400 - 500 cm^-1 , due to the stretching vibration of Tb--O, is absent for free ligands. Th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six complexes of terbium exhibit excellent luminescence, due to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lowest excited state ^5D4 to ^7F ground state manifold, the complexes of terbium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have the strongest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nd is stronger than o-aminobenzoic acid-terbium, whos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s regarded as the strongest one in the literature, and even stronger than some phosphor of terbium.  相似文献   
4.
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氧化二锑为原料 ,首先制得胶态五氧化二锑 ,进而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合成五 (巯基乙酸异辛酯 )锑。以 2 %~ 3 %的三乙醇胺作胶体的稳定剂 ,得到胶态的Sb2 O5 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胶态五氧化三锑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在 pH为 6~ 7的环境下 ,按化学计量比反应 2h ,目的产物收率 92 %。采用红外光谱对目的产物进行表征 ,并与三 (巯基乙酸异辛酯 )锑对照研究了目的产物对聚氯乙烯的稳定作用及其与硬脂酸钙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N,N—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异丁胺、二硫化碳、三氧化二锑(或三硫化二锑)为原料合成了N,N-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用量,重结晶溶剂等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研究了该产品的提纯工艺,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技术(^1HNMR,^13CNMR)探讨了其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利用热分析技术(TG,DTA)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6.
石鹏途  舒万艮 《稀土》2007,28(3):34-37
用常规的高温合成法合成了CaO-SiO2-B2OaEu2O3玻璃,探讨了玻璃的最佳合成温度、玻璃的网络结构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在CaO-SiO2-B2O3;Eu2O3玻璃体系中观察到了Eu3+的发射光谱.样品的发射光谱有三个主要荧光发射峰,位于591nm左右的发射峰对应于Eu3+的5D0-7F1跃迁发射,位于618nm左右的发射峰对应Eu3+的5D0-7F2跃迁发射,位于650nm左右的发射峰对应于Eu3+的5D0-7F3.研究了掺杂Eu3+浓度对其发光强度的影响.并研究了Eu3+的发光强度与玻璃厚度的关系,玻璃的最佳厚度在2.0mm左右.光谱性质表明,这种玻璃体系能够把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转换成红光,从而增强红光的发射强度.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玻璃的发光性质来制备农用转光玻璃.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铕 芳香族有机羧酸 (苯甲酸、邻苯二甲酸 )和邻菲罗啉的二元、三元配合物 ,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 ,铕和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邻菲罗啉生成的二元、三元配合物 ,在紫外光激发下均可发出铕的特征荧光 ,且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大于二元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Animportantclassoffluorescentlampandplasmadisplayphosphorsisbasedoncom poundsofthealkaliearth rareearthaluminatesystemsbecauseoftheirhighluminescenteffi ciencyandstabilityunderultravioletandvacu umultravioletlightexcitation[1] .Especially ,alkalineearthhe…  相似文献   
9.
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水杨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α—噻吩基三氟甲酰丙酮为第一配体,二安替比林甲烷,三正辛基氧化膦、2,2’-联吡啶、邻菲咯啉及邻菲咯啉N-氧化物为第二配体,合成了系列铕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表现为配体的吸收,但是吸收峰的位置发生了移动;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红外光谱不同于自由配体的红外光谱,在400~500 cm-1出现了吸收峰,这是Eu-O的伸缩振动峰;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
支撑液膜法提取稀土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聚丙稀为支撑膜,以二(2-乙基已基)磷酸为载体提取稀土的支撑液膜体系。通过实验确定为料液的pH值,载体浓度等与稀土离子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料液-膜侧传质边界层的厚度和稀土配合物在膜内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