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5篇
矿业工程   18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电位化学浸出云南大红山黄铜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Fe3+离子是溶浸黄铜矿的有效氧化剂,Fe2+仅仅是Fe3+离子的供给源。但是有试验研究表明,对某些性质的黄铜矿而言,Fe2+离子比Fe3+离子具有更强的溶浸作用。本文对比了Fe2+与Fe3+离子浸出云南大红山黄铜矿的差异,详细研究了pH值、溶氧和Fe2+离子浓度等因素对低电位化学浸出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系统总结了低电位化学浸出云南大红山黄铜矿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常规抑制剂(如煤油)具有不溶于水,分散效果不好,用量过大的问题。为解决(极)低品位碳质金矿堆浸浸出率低这个难题,分别采用非离子型抑制剂Y-1,阴离子型抑制剂Y-2,Y-3和Y-4以及阳离子型抑制剂Y-5为新型"碳劫金"抑制剂开展试验。通过初步探索试验证明非离子型抑制剂和阴离子型抑制剂对活性炭吸金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浓度试验证明非离子型抑制剂Y-1和阴离子型抑制剂Y-2的加入均使金的损失率小于15%,但Y-1的用量大大减少,应为理想抑制剂;通过氰化浸出试验,证明抑制剂Y-1可溶于水,分散效果好,在加入浓度减少的条件下,相对于煤油仍可达到较好的"碳劫金"抑制效果,该新型抑制剂应可应用于低品位碳质金矿。  相似文献   
3.
从生物浸出液中将铜萃取分离是后续制备电积铜的重要步骤。试验结果表明,M5640萃取剂可有效实现生物浸出液中的铜铁分离。在温度20℃,料液pH值1.50、萃取剂浓度30%、萃取相比(浸出液/有机相)4/1、萃取时间1.5min的萃取工艺参数条件下两级逆流萃取铜萃取率大于99.9%。  相似文献   
4.
从白银铜矿矿坑水中筛选分离的BY 1#细菌对黄铁矿有较好的氧化效果,也具有较好的抗剪切性和金属离子抗性。生物浸出综合试验表明该细菌在对黄铜矿的生物氧化溶解过程中,矿物表面可能存在某种钝化膜层,导致铜浸出率偏低,延长浸出时间所获得的效果也较差。在接种浓度10%、矿浆浓度5%、矿样粒度D70=400、摇床转速175rpm的试验条件下,浸出60d可获得的铁浸出率为57.24%,铜浸出率为42.16%。  相似文献   
5.
针对离子型稀土原地浸出工艺现有氨氮污染问题,考察镁盐、铝盐等非铵浸出剂对稀土浸出过程的影响。以赣州稀土矿样为研究对象,选择硫酸镁与硫酸铵通过柱浸的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考察铝盐与铵盐、镁盐联合浸出效果的影响,测定浸出液成分,分析不同浸出剂浸出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铵和硫酸镁浸出效率相当,硫酸铵可达91.37%,硫酸镁可达89.22%;添加铝盐后的稀土浸出率仅76%左右,铝盐的添加不能促进稀土浸出效率的提升;铵盐柱浸顶水洗涤后铵根离子可降低至76 mg/L,镁盐柱浸顶水洗涤后镁离子可降低至27 mg/L,镁离子比铵根离子更容易洗涤去除。硫酸镁作为浸出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离子型稀土矿山氨氮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物浮选技术(Bioflotation)具有效果好、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本研究以新分离的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选矿微生物,在研究细菌生长特性和吸附性能基础上,利用多种铁矿石开展浮选试验,为开发新型微生物浮选药剂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该菌可吸附于赤铁矿表面,导致矿物形成疏水的团聚物而絮凝,而石英体系中却未观察到明显变化,这一现象是由该菌和不同矿物的表面Zeta电位决定的。生物吸附实验进一步证明该菌对不同矿物的吸附作用不同,赤铁矿对该菌的吸附作用明显大于石英矿物,从显微图中可以看出,该菌大量聚集于赤铁矿周围形成强烈吸附,而在石英体系中,并未观察到明显吸附现象。生物浮选实验表明该菌对四种铁矿都有一定捕收作用,但对鲕状赤铁矿和褐铁矿的效果较小,而对赤铁矿具有较好的生物浮选作用,由此可见,该菌在以石英为主要脉石的赤铁矿中可用作生物捕收剂使用。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南方地区某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搅拌浸出和柱浸的方式,研究不同条件下矿样中稀土及杂质元素的浸出情况,为离子型稀土矿产资源的绿色高效开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浸出液固比对离子相稀土浸出率影响较大,浸出时间影响较小,离子相稀土浸出过程时间短,反应迅速;柱浸过程中离子相稀土流出速率最快,达到平衡时间短,杂质元素前期浸出浓度高,后续拖尾严重;离子相稀土浸出率随着样品深度的增加不断降低,符合南方离子型稀土成矿规律;硫酸铵浸出过程中铵根离子损失量较大,最低损失率超过11.31%,硫酸根不参与金属离子的交换反应过程,回收率最高可达99.22%。  相似文献   
8.
黄铜矿生物浸出中钝化现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贫化,传统的矿物加工及其后续的火法冶炼技术在处理矿物时存在不少弊端,生物浸出技术以其反应温和、对环境友好、能耗低、流程短等优点被各国广泛研究。常温生物堆浸技术业已在硫化铜矿(次生)的开采中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效果良好。但是,在铜资源主体一黄铜矿的生物浸出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常温菌难以获得较高的浸出速率,即所谓的钝化现象,以黄钾铁矾钝化,硫层钝化,多硫化物钝化3种现象最为普遍。为了防止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中钝化现象的产生,提出了Ag^+催化、Fe^2+和Cu^2+催化、嗜热嗜酸菌浸出等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湿法冶金工作者在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中钝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攀西矿区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修复微生物,以低分子有机酸为络合剂,开展了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探索,通过测定OD600、FeS生成量、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形态等重要参数,综合研究了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硫酸盐还原菌对镉、铅均有良好的钝化还原效果,对Cd2+、Pb2+的去除率可达94.8%、93.9%;柠檬酸和苹果酸与硫酸盐还原菌更相匹配,其可作为硫酸盐还原菌的良好碳源,亦可作为重金属络合剂;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镉、铅能起到一定的钝化效果,镉的交换态占比最大降低了60.7%,铅的铁锰结合态最大降低了25.9%,同时有助于土壤肥效的提高.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能够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对土壤重金属能起到一定的稳定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姚玉玲  代力  舒荣波  徐明 《矿产综合利用》2022,43(4):152-156+161
为摸清未开发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环境质量,使后续开采过程中的监测更有目的性,以赣南某矿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内梅罗土壤肥力综合法评价了研究区域土壤肥力,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其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各单项土壤肥力水平依次为全磷<全氮<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全钾,整体处于低水平、贫瘠状态,优于赣南某采矿废弃区;各项重金属污染水平依次为As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