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从煤位高度、入仓煤量、出仓煤量、煤种、煤位动态监测等方面介绍原煤仓中多煤种情况下的煤位动态分层监测原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分软测量方法修正煤种信息,开发出一种在多煤种情况下的原煤仓动态管理系统,并在广东红海湾电厂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实时、准确地区分由煤仓进入制粉系统的燃煤种类,预测进入锅炉的入炉煤煤种变化,解决了无法测量原煤仓中不同煤种之间分界的问题,对采用燃煤掺烧的发电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湛江电厂3号300 MW机组锅炉设计煤种为晋东南无烟煤与贫煤的混煤,拟改烧烟煤,对此进行了热力计算,分析了改烧烟煤对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和一维沉降炉研究了煤粉细度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确定试烧期间合适的煤粉细度为15%~20%;提出了3号炉改造方案并进行了试烧,结果表明50%负荷下可无油稳定运行,锅炉热效率可提高2%.  相似文献   
3.
火电机组混煤掺烧全程动态优化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电厂混煤掺烧的实际工作特点,建立了基于燃煤流程的全程动态优化方法。该方法对进厂的每一种煤进行跟踪监视和综合优化调配,将堆煤、配煤、取煤、燃烧各环节耦合起来,结合智能算法,采用多目标协同优化,以使混煤掺烧达到安全、经济和环保的效果。同时,采用数字化方法模拟煤场和原煤仓的动态过程,以直观图形显示存煤情况,从而使全厂的存煤可视化。针对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开发了混煤掺烧全程动态优化决策系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 FLUENT14.0软件对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旋流燃烧煤粉锅炉变燃尽风风量对NOx生成规律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比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总二次风量不变,改变燃尽风风量对炉内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较大,对炉膛出口烟温影响较小;改变燃尽风风量对炉内NOx浓度影响较大;随着燃尽风风量的增加,炉膛出口CO的平均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炉内燃烧化学不完全热损失逐渐增大,锅炉热效率降低;在综合考虑锅炉的安全性、热效率和NOx排放量3个因素时,燃尽风风量的比例应该控制在23%~30%内。  相似文献   
5.
对湛江电力有限公司1025 t/h锅炉燃用越南"宏基"无烟煤和烟煤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混煤燃烧后的飞灰特征.结果表明:关小周界风、降低一次风速、提高烟煤比例等有利于混煤着火的运行方式,并不一定有利于混煤的燃尽;含氧量与该混煤燃尽率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相关性;提高混煤的煤粉细度对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也存在一定的限度.这些特性与混煤中越南无烟煤和烟煤的燃烧特性差异过大密切相关,提高混煤燃尽率的有效方法是选择最佳混合比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目前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开发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锅炉运行优化管理系统。它通过机组实时运行参数的监测,以及机组变工况条件下各运行参数最优值的确定,对机组经济性做出实时评价,并提供最优值曲线,指导运行人员提高运行水平。锅炉燃烧优化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燃烧特性建模和优化方法,实现锅炉燃用不同煤种、不同负荷条件下的运行参数全局寻优。该系统将影响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参数作为长期趋势数据保存,并对某些有累积效应的参数具有累计统计功能,可实现机组设备状态在线检测,为设备消缺和安排合理的检修计划提供参考,实现锅炉优化运行指导和设备状态检测。  相似文献   
7.
8.
9.
采用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TG)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煤的燃烧性能,但缺乏统一的判定和评价准则。JB/T10440—2004《大型煤粉锅炉炉膛及燃烧器性能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设计规范")规定了利用TG测定煤粉着火稳定指数的方法,其中氧量(氧的体积分数)和样品量的设定与众多文献有较大差异。为探讨这两个参数设定的必要性,针对性地开展了氧量和样品量的对比实验,所得结果表明,提高氧量和增加样品量可促使煤粉由非均相着火模式向均相着火模式转变;设计规范中79%氧量和以含10 mg可燃物质(以下简称"可燃物")为基准的实验条件设定合理,所测得的着火稳定性指数更易于明确区分不同煤样的着火特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Ansys Fluent 14.0软件对某电厂660 MW四角切圆锅炉低氮改造后变磨煤机组合方式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炉内的速度场、温度场、组分场和污染物的分布,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增加分离燃尽风(SOFA)后的温度分布较均匀,切圆形成较好,没有出现火焰贴墙现象;在燃烧器区域,不同磨煤机组合方式下,温度沿炉膛高度方向逐渐升高;在紧凑燃尽风(CCOFA)与SOFA喷嘴之间的区域,炉膛横截面平均温度沿炉膛高度方向先降低、再升高、最后降低;在SOFA喷嘴以上的区域,不同磨煤机组合方式下的炉膛横截面平均温度曲线基本重合,且沿炉膛高度方向逐渐降低;在CCOFA与SOFA喷嘴之间的区域,不同磨煤机组合方式下,NOx质量浓度沿炉膛高度方向逐渐降低,而在SOFA喷嘴以上的区域NOx质量浓度先升高后降低,但其变化幅度较缓慢;当磨煤机组合方式为ABCEF时,炉膛出口NOx平均质量浓度最高,为382.2mg/m3;当磨煤机组合方式为ABCDE时,炉膛出口NOx平均质量浓度最低,为307.4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