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8篇
水利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He正比计数器探测效率模拟及灵敏度刻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nte Carlo程序研究了3He正比计数器慢化体厚度与探测效率的关系,单能中子及Hess谱中子模拟给出5 cm的聚乙烯慢化体优化厚度。利用天然中子本底对探测器装置进行测试,并对探测器灵敏度进行了刻度。  相似文献   
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eutron-to-proton yield ratio (Rnp) and neutron skin thickness (δnp) in neutron-rich projectile induced reactions is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Isospin-Dependent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 (IQMD) model. The density di  相似文献   
3.
多组元液雾在高温高压气体中微爆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乳化油滴和乳化油喷雾的燃烧微爆机理进行多组元液雾在高温高压气体中微爆过程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颗粒热载体流化床热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热解的分布活化能模型,考虑生物质热解的吸热效应,对生物质颗粒在热载体流化床中的热解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导热热阻的存在,生物质颗粒内部存在一定的温度分布,开始时表面和中心温差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颗粒内部逐渐趋于等温;生物质颗粒的热解时间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加;在0.5~2.0m/s的气速计算范围内,生物质颗粒的热解时间随操作气速的升高而缩短,随床温的升高而减小;热解吸热效应对生物质颗粒挥发份释放过程影响很大,在计算的时候不能予以忽略.  相似文献   
5.
内旋流流化床换热埋管的传热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内旋流流化床内水平埋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其特性与通常的流化床换热有很大差别。由于流动区较高速度的气流对于换热区的影响,在低于最佳流化速度的区间内,换热系数随流动区流化速度的上升而增加,曲线斜率下降,可以通过控制换热区的流化倍率来控制换热,对于维持适当的床温非常有利。在试验基础上,得出了内旋流化床埋管的换热系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6.
河工模型试验中的DPIV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粒子图像测速是一种快速全流声测量方法。本文根据河工模型试验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多CCD的DPIV测量系统,在自然光照明的条件下对河工模型近千平方米区域内流体的表面流场进行了快速测量;根据河工模型中粒子分布的特点,对PIV常用的速度撮算法(互相关和二次傅立叶变换)进行了改进,提高了速度提取的效率,在一定的分辨率前提下达到了对河工模型表面流场实时测量和记录的要求,测量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脱硫剂反应前后钙元素总量守恒的原理,提出了一个分析钙基气固脱硫反应的新方法-钙平衡法。与纯粹从气相一侧分析脱硫过程相比,钙平衡法不但可以确定脱硫系统的效率,脱硫剂的利用率,还可以确定产物的类型,并指出不同位置脱硫产物的再利用价值的差异。对循环流化床中温钙基脱硫的具体工况物料分析结果表明,脱硫产物以硫酸钙为主,亚硫酸钙所占比例很小,伴生一定量的碳酸钙,脱硫剂的转化率与气相一侧测量值的换算转化率一致。  相似文献   
8.
层流预混滞止火焰结构及传播速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考虑了甲烷与空气燃烧过程中17种分子、原子和基团的46个基元反应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了甲烷层流滞止火焰结构,给出了各种组分与温度的空间分布,计算了不同拉伸率下的甲烷滞止火焰的传播速度,导出了层流预混火焰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9.
钙基CO2吸收剂的循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春珍  肖云汉  田文栋  阳绍军 《化工学报》2006,57(12):2953-2958
对钙基CO2吸收剂的循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煅烧温度和碳酸化(吸收)温度对吸收剂最大转化率的影响,比较了常压煅烧-碳酸化(CC)过程和煅烧-水合-碳酸化(CHC)过程中吸收剂的最大吸收能力,并就添加剂对吸收剂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吸收剂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未经处理的吸收剂,循环10次后,其吸收能力基本都下降到20%左右;温和的煅烧温度和较高的吸收温度下,吸收剂的最大转化率比较高;CC过程中吸收剂的最大转化率明显低于CHC过程;添加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吸收剂的吸收能力急剧下降,但循环性能稳定;多次循环后对吸收剂进行再活化,可使其活性恢复到初始的95%.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煤直接制氢定压实验系统,实现了高压系统内固体反应物料和水蒸气的连续供给和富氢气体产物的连续生产。以忻州烟煤为原料,在压力为3MPa和钙碳摩尔比为1.0的条件下对不同的温度等级(600、650、700和800℃)以及在3MPa压力和650℃温度条件下对不同钙碳摩尔比(0.6、1.0和1.5)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压力下650℃以上的反应温度和1.0的钙碳摩尔比具有很好的制氢效果。典型工况下气态产物中氢占77.2%,甲烷占19.0%,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含量很少,均在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