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制备出一组双层有机EL器件ITO/PPV/Alq3/Al,测试并分析了各层厚度不同时器件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变换的昆虫刺吸电位(EPG)信号去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刺吸电位(EPG)信号为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和传毒机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然而EPG信号在采集过程中易受各种噪声的干扰,可利用小波变换将其去除.本文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法,通过实验对比选择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及阈值,以均方根误差和信噪比为评价指标,确定了coif4小波6层分解,在Stein无偏风险估计准则下,改进阈值量化为最佳去噪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不同干扰.本文研究的基于小波变换的EPG信号去噪为后续分析识别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我国烟叶烘烤设备的演变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分析了我国烟叶烘烤设备的发展演变过程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近几年烤烟种植适度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特点和烟叶烘烤设备的研究状况,对我国烟叶烘烤设备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温度裂缝是砖混结构房屋的质量通病,文章分析了砖混结构房屋出现温度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来曾引进部分自控烘干控制设备,但造价过高,实践证明不适合我国国情,不能为生产接受。为此,我们采用DSl8820数字温度传感器,研究设计了一种产品烘干智能程序控制仪,该控制仪具有测试精度高,运行可靠等优点,配合采用热泵原理加热、热风循环、冷凝除湿的烘干设备,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WSD02-2型多点温湿度监测仪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准确监测烘烤设备内的温湿度 ,采用单片机和新型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研制了WSD0 2 - 2型多点温湿度监测仪。该仪器测温范围为 - 5 5℃~ +12 5℃ ,精度达 0 .1℃ ,可同时监测烘烤设备内 10个点的温湿度 ,准确性和稳定性高 ,且信号传输距离远 ,能够满足烟叶烘烤过程对温湿度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 ,研究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铝三种絮凝剂对蔗渣浆中段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并对以化学混凝沉淀作为前期处理 ,再结合活性污泥法处理蔗渣浆中段废水的可生化性与处理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采用免疫算法来求解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和开关损耗多目标Pareto最优控制策略的方法。其中输出波形质量目标由波形质量评价函数刻画,开关损耗目标由开关损耗评价函数刻画,并以Pareto前沿面的形式给出多目标Pareto最优解集。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逆变器在几组不同阻感负载条件下波形质量与开关损耗之间关系图。本文通过计算数据手册提供的器件特性参数、负载电流(集电极电流)、开关门极驱动信号以及直流母线电压来计算逆变器的损耗。搭建以DSP+FPGA为核心控制系统的模拟实验平台进行小容量模拟试验,通过霍尔电流传感器采集逆变器输出电流信号,采用热敏电阻PT100测量逆变器的损耗。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周期随机共振的粮食早期霉变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机共振向人们展示了噪声在非线性系统中的积极作用,在深入分析非周期随机共振FHN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互相关系数的方法来进行电子鼻信号的分类识别.实验中8只传感器构成的电子鼻阵列采集了燕麦不同程度的早期霉变数据,对这些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处理后,通过非周期随机共振系统,发现不同霉变程度的燕麦,其最大互相关系数不同,而且对每个类别该系数几乎是常数,因此能准确地用来代表不同的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非周期随机共振的最大互相关系数法准确可行,为电子鼻信号的分类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结合现代信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探讨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着重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毕业设计、专业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力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