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8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装纸和成形纸透气度对主流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卷烟接装纸和成形纸对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影响,采用GC/MS法对不同接装纸和成形纸透气度卷烟中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中的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碱性香味成分在气粒相均有分布;成形纸透气度对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影响较小;接装纸透气度对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影响显著;随着接装纸和成形纸透气度的增加,烟气中碱性香味成分释放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基于VITROCELL系统结合中性红摄取试验建立了全烟气暴露细胞毒性测试方法,采用建立的方法测试了加拿大深度(HCI)抽吸条件下国内外29个牌号市售卷烟主流烟气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①建立的全烟气暴露细胞毒性测试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烟气细胞毒性剂量-效应关系;②测试结果的变异系数(CV)在25%以内,方法稳定性较好。建立的全烟气暴露实验方法适合于卷烟主流烟气细胞毒性测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葡萄糖对天冬酰胺裂解生成氢氰酸的影响,采用TG-FTIR技术对天冬酰胺及与葡萄糖混合物裂解生成的HCN,NH3和HNCO进行了分析,采用Py-GC/MS技术对其他挥发性裂解产物进行了鉴定,并通过裂解同位素标记样品和计算主要含氮裂解产物中的同位素比例,推测了其形成途径。结果表明:①当天冬酰胺与相同质量的葡萄糖混合裂解时,HCN的生成量增加,NH3和HNCO的生成量降低。②在葡萄糖参与下,天冬酰胺主要裂解产物的生成量发生变化。相对含量最高的马来酰亚胺的生成量显著下降,而琥珀酰亚胺的生成量增加,腈类、酸类和酰胺类物质生成量也有所增加。除此之外,还产生了大量新的含氮杂环化合物。③在葡萄糖参与下,腈类和酰胺类物质的同位素所占比例较天冬酰胺明显增加,HCN中同位素比例由27%增加至38%。大多数含氮杂环化合物中N原子主要来源于未标记的氨基N,天冬酰胺的氨基更易与葡萄糖的羰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含氮杂环化合物,而酰胺基上的N主要参与形成酰胺类和腈类化合物,从而抑制了天冬酰胺发生分子内脱水环化,C—C键的断裂加剧,进而导致HCN的生成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快速测定新鲜烟叶中硼(B)、镁(Mg)、钾(K)、钙(Ca)、铁(Fe)、铜(Cu)、锰(Mn)、锌(Zn)和钼(Mo)9种营养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并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烟叶中9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①方法检出限在0.015~2.24 mg/kg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4%~104%,精密度(RSD)为0.51%~4.60%。②不同生长期内烟叶中9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旺长期烟叶营养元素需求量大,随着烟叶的成熟采摘,烟叶中营养元素有所降低;而成熟采摘的不同部位烟叶中Mg,K,Ca,Fe和Mo元素含量为:上部中部下部,B和Mn元素含量为:中部下部上部,Cu和Zn元素含量为:下部中部上部。  相似文献   
5.
卷烟烟丝中游离态氨基酸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烟丝中游离态氨基酸同卷烟吸味的关系,采用超声波萃取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15种不同品牌卷烟烟丝中的17种游离态氨基酸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不同吸味卷烟的比较和分类;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分布特征能反映不同品牌卷烟的特性,对卷烟刺激性和丰满度的评价及分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卷烟烟气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毒性效应,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对BEAS-2B细胞进行检测,使用光学显微镜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1/2)和p38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IL-6和IL-8的释放水平。结果表明:①卷烟烟气染毒会显著降低BEAS-2B细胞的存活率。②卷烟烟气染毒会激活磷酸化的ERK1/2、JNK1/2和p38信号通路,并且会诱导炎症因子IL-1β、IL-6和IL-8释放水平升高。③特异性抑制剂分别抑制ERK1/2、JNK1/2和p38信号通路后,炎症因子释放水平显著下降。卷烟烟气诱导的炎症受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该结果可为卷烟烟气诱导的肺部炎症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从大数据加速科学研究范式演进、数字化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经济发展等不同层面,论述了数字赋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烟草科技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烟草科技数字化发展的基础优势与面临的挑战,作出了“数字化转型是中国烟草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判断,并在烟草科学大数据、数字化育种、智慧烟叶生产、数字化产品设计、卷烟智能制造、产品精准评价等领域,提出了烟草科技数字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从而为中国烟草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卷烟燃吸时的气体流量分配规律,设计了一种测定烟支不同部分进气量的装置;采用该装置测定了卷烟燃吸状态下燃烧锥端、卷烟纸段和滤嘴段的进气量,分析了卷烟燃吸时不同部分的气体流量分配规律和燃烧锥烟气净生成量。结果表明:①卷烟燃吸时,卷烟纸段和滤嘴段进气量大于未燃卷烟,燃烧锥端进气量小于未燃卷烟,滤嘴通风卷烟的滤嘴通风率大于未燃卷烟。②无滤嘴通风卷烟燃吸时,燃烧锥端进气量与烟丝段长度呈线性递减关系,卷烟纸段进气量与烟丝段长度的二次方呈正比关系。③卷烟抽吸时燃烧锥存在净生成气体量,且烟气净生成量与燃烧锥进气量呈正比,实验卷烟燃吸时每毫升燃烧锥端进气量约净生成0.24 mL气体。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吸烟者转抽加热卷烟后抽吸行为和烟碱暴露水平的变化,招募50名抽吸卷烟的志愿者,分为两组,分别转抽加热卷烟IQOS和国内加热卷烟M。转抽前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志愿者的基线资料,使用CReSS吸烟行为记录仪测试吸烟行为参数,采用HPLC-MS/MS测定志愿者基线和转抽后尿样中的烟碱暴露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①志愿者转抽加热卷烟后抽吸行为基本保持不变,抽吸容量和抽吸时间均未发生显著性改变,但抽吸间隔明显缩短,两组志愿者抽吸卷烟时抽吸间隔分别为(14.3±8.0)s和(15.3±9.0)s,转抽加热卷烟后抽吸间隔分别为(9.8±8.3)s和(9.7±5.4)s。②转抽后志愿者尿液中烟碱总代谢物和可替宁等烟碱暴露生物标志物的浓度水平也未发生显著性改变。③转抽IQOS后志愿者的抽吸行为与转抽M后的志愿者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志愿者尿液中烟碱总代谢物和可替宁的水平也近似。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细支、中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成分的释放特征,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中支和常规规格卷烟,检测主流烟气8种低分子量醛酮类刺激性成分和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筛选出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