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升环锭纺纺纱速度和产能,从加捻卷绕驱动分离与加捻卷绕功能结构分离2方面探讨环锭纺加捻卷绕机构可否实现分离的问题;分析国内外发明专利中回转钢领加捻卷绕、回转导纱器无钢丝圈加捻卷绕的结构与纺纱试验案例,阐明环锭纺加捻卷绕驱动分离可以实现,但尚不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国内多个环锭纺加捻卷绕功能机构分离的技术方案不符合环锭纺真捻加捻机理,属无真捻的假捻纺纱构想,而真正能将加捻卷绕功能机构分离的纺纱技术是自由端纺纱。指出:加捻方式是决定纺纱生产效能和能力的第一要素,提升环锭纺产能的发展方向,须在带有卷装加捻机构基础之上系统性地解决钢领、钢丝圈和气圈等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代纺纱设备高效工艺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现代纺纱设备的技术进步使其主要工艺效能比传统纺纱设备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在现代纺纱设备上探索和实践高效率、高效益的纺纱工艺成为可能,高效纺纱工艺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设备产能,显著降低纺纱生产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文中示例的实践和探索可以为选配和使用现代纺纱设备的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紧密纺发展过程中的国外专利申请情况,叙述了我国紧密纺研发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开这些专利,防止侵权,并应积极开发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紧密纺技术。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 纤维梳理机械能否高质量地完成对纤维的梳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针布的锐利度,这对针布设计制造商提出了高要求,也要求使用厂家不断维护针布锐度,保持良好的针布锐利状态. 相似文献
5.
专利技术深度评析环锭细纱机加捻卷绕技术结构现状与创新评析(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4.2 钢领钢丝圈的材质和表面处理技术 钢领钢丝圈的材质和表面处理技术主要以改善运动副接触摩擦性能为主,如耐磨性、润滑性、抗疲劳性等,其中表面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表面改性技术、涂镀技术和薄膜技术.以下对钢领钢丝圈材质和表面处理相关技术的若干相应专利申请作概述. 相似文献
6.
环锭细纱机加捻卷绕技术结构现状与创新评析(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3龙带传动 在同步驱动控制技术日益成熟进步的情况下,德国某申请人提出了一种一带多电动机同步驱动的技术方案,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6104303.2的发明专利申请中予以公开.在图33中以多电动机同时驱动一根龙带,将大功率的一点驱动方式变革为小功率的多点驱动方式,从而克服了龙带传动受力集中,驱动冲击大,局部易于过度伸长甚至断裂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8.
4.5 三罗拉后区控制棒上销牵伸结构 图8、9为带有1~2根控制棒的上销结构,这是申请号为200510063419.2国内浙江某申请人专利申请的示意图,该技术结构随着高效工艺的推广应用,已被棉纺行业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9.
紧密纺纱气动凝聚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分析紧密纺柔性和刚性凝聚元件的气动凝聚结构特征以及气动垂直凝聚形式存在的凝聚效能低、投资和运行成本高等弊端。根据优化凝聚结构、提高凝聚效能的设计构思,提出了一种适用性和经济性优良的气动侧向凝聚创新结构,指出该结构具有科学合理,无磨损、不易堵塞,运行维护成本低、品质变异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细纱机三罗拉双皮圈后牵伸区中须条的运动、牵伸结构对须条影响的分析,概括了三罗拉后区牵伸的优化条件.列举了若干三罗拉后区牵伸元件和结构革新的专利申请案,分析了其中的结构特点,指出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推荐了一种更趋理想的现代环锭高效率细纱后区牵伸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