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89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5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历程的近红外光谱表征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木材硫酸盐法蒸煮过程脱木素历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红外光谱能较好地表征木材的三段脱木素历程。这为下一步近红外光谱在线测量仪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蔗渣黑液高浓蒸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蔗渣黑液高浓蒸发的研究.发现碱木素的玻璃化温度在124.6~127.6℃的范围内,建议黑液的高维蒸发温度控制在180℃。研究中发现.pH值降低、Na2SO4含量增加有利于黑液的蒸发;pH值升高会使黑液的软化点降低,易于液化.但其蒸发表面密实.蒸发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美国彩色废旧杂志纸(OMG)在脱墨处理时,浆料分散体系的胶体化学行为如Zeta电位、表面张力的变化与脱墨效果的关系,并对影响胶体化学行为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OMG脱墨分散体系胶体化学行为,有助于进一步去除油墨粒子,提高脱墨浆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回归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应用于纸浆卡伯值的在线测量中,通过测量蒸煮液的吸光度来预测纸浆的卡伯值。结果显示:三种方法所确立的测量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学习精度和预测精度,其中尤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具有较高的学习精度和预测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制浆造纸工业发展的需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三种不同制浆方法的蔗渣浆与磨木浆配抄新闻纸时,配比与纸页各性能间的关系;提出用“质量因子”的概念作为对纸页性质的综合“定量”评价;建立配比与纸页各性能及各“质量因子”间的相关特性数学表达式,通过数学表达式便可对不同配比的纸页特性或保持某一特性范围的纸页可能使用的配比进行预测。 研究表明,蔗渣浆的配入会降低新闻纸的印刷性能,而机械强度性能则有所提高;不同制浆方法的蔗渣浆,配比对纸页性能的影响有所不同,化学法及半化学法浆对纸页印刷性能及综合性能影响较为敏感,特别是低配比范围,而碱性亚钠化学机械浆对印刷性能及综合性能的影响较迟钝,但对机械强度性能影响较敏感。为了不过大降低纸页的印刷性能和综合性能,又能提高机械强度性能,蔗渣浆配抄新闻纸,用碱性亚钠法化学机械浆优于化学法和半化学法浆。  相似文献   
7.
用一般流速测量方法无法解决纸浆悬浮液(P.S.)这种三相共存的复杂分散体系的流速测量问题。悬臂式弹性元件传感器能成功测量P.S.的平均流速。用PZ—80微机与这种传感器组成的在线测量系统,能克服流速与弹性元件应变的模型的不适用性,软件设计方便,可改变测量时间以适应不同测量场合需要,测量误差小,能直接显示和打印平均流速测量结果,实践证明该系统是测量P.S.平均流速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两性淀粉(AmS)、纳米TiO2单元体系、纳米TiO2-AmS双元体系、阳离子淀粉(CS)/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三元体系对全脱墨浆(DIP)的动态絮聚作用,并考察这几种助留助滤体系在白水循环使用情况下,对抄造纸页部分性能及白水中DCS去除效果的影响.动态絮聚实验表明:AmS单元体系几乎没有去除DCS的作用,增大用量还会使体系的DCS残留量更高;纳米TiO2单元体系有一定的DCS去除效果; TiO2-AmS双元体系不仅提高了DCS的去除效果,还降低试剂用量,当其用量为0.16%(TiO2)-0.4%(AmS)时,DCS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三元体系的助留助滤效果较好,但是DCS的去除效果一般.白水循环使用抄纸实验表明:纳米TiO2-AmS体系对残余油墨的捕集能力最强,对DCS的去除效果也最好,在白水循环抄纸进行到22次时,DCS的富集量达到平衡,白水离心处理后CODCr值为43 mg/L左右,较好抑制了DCS的进一步富集;三元体系在循环进行到52次时,其离心处理后白水CODCr值稳定在65 mg/L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造纸厂的能量系统“三环节”能量模型的建立方法,阐述了基于此方法的造纸过程能量系统分析诊断步骤,并以一具体的造纸厂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对其能量系统的转换和传输环节、利用环节和回收环节的用能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用此技术能够有效地为造纸厂能量系统进行诊断,并能节约能源,创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