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1.
2.
壳聚糖/聚乙二醇共混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壳聚糖/聚乙二醇共混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共混膜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多,共混膜的玻璃化转变峰越宽,膜的韧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度和刚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利用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鱼皮和鱼鳞,对网箱养殖刺鲃鱼皮和鱼鳞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鱼皮和鱼鳞(鲜样)中分别含粗蛋白质(23.80%、40.77%)、粗脂肪(13.24%、2.70%)、水分(49.21%、53.53%)、粗灰分(0.38%、9.05%);鱼皮和鱼鳞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EAA)7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9种,其氨基酸总量(TAA)分别为11.91%和50.64%。鱼皮中EAA/TAA为20.91%,EAA/NEAA为26.43%,鱼鳞EAA/TAA为16.71%,EAA/NEAA为20.06%,其鲜味氨基酸(DAA)/TAA均较高,分别达46.23%和48.42%。鱼皮和鱼鳞均检测到11种主要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总量(∑SFA)分别为23.20%和25.01%,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MUFA)分别为53.59%和53.95%,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PUFA)分别为23.21%和21.04%;鱼皮和鱼鳞5种微量元素中,均是Zn含量最高,分别达64.62 mg/kg和32.96 mg/kg,Se含量最低0.03 mg/kg和0.27 mg/kg。研究表明,刺鲃鱼皮和鱼鳞均是味道鲜美且富含胶原蛋白和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源,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动物性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大背号下,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资源紧缺。如果不对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改革,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只能导致环境的加速破坏和能源的快速耗竭,反过来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行业,已经引起煤炭资源紧张以及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过量排放,因而走出一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发展道路是电力行业的发展目标。新兴能源的出现,给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而智能电网框架下的新能源开发与发展模式必将是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新时期的发展条件下,促进智能电网与新能源之间协调发展、共同开发、高效经营则是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壳聚糖(CS)溶液里掺入乙酸锌制备了Zn~(2 )/CS复合膜,并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Zn~(2 )/CS复合膜上生长了氧化锌(ZnO).通过FYIR,XRD,AFM和SEM表征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学溶液环境中,Zn~(2 )/CS复合膜的表面首先形成了一层ZnO纳米粒子膜,然后部分ZnO纳米粒子长大成长度为0.5~2μm的ZnO纳米棒,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但没有明显的择优取向.ZnO纳米棒和Zn~(2 )/CS复合膜的表面呈一定的角度.复合膜中Zn~(2 )的量越大,ZnO越容易生长在Zn~(2 )/CS复合膜上,Zn~(2 )/CS复合膜表面的ZnO纳米粒子和膜中的Zn~(2 )之间相互作用越强烈. 相似文献
6.
将壳聚糖和聚乙二醇熔融共混,制备了纯壳聚糖膜和不同质量比的共混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各种共混膜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与壳聚糖间存在强的氢键作用,并且随着聚乙二醇的加入,共混膜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孔洞结构,从而证明两组分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存在超分子相互作用,并讨论了这种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液蒸发铸膜法制备壳聚糖膜及离子液体/壳聚糖复合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和动态热机械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中加入离子液体形成复合膜,离子液体加入壳聚糖不仅是简单的物理混合,两者之间有氢键等作用力存在;离子液体对壳聚糖膜结晶形貌有较大影响,纯壳聚糖膜结晶为细长针状,且分散均匀,样品表面比较平整;加入离子液体后,呈球形颗粒状,且随着其加入量的增多,颗粒尺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加入量为20%时,颗粒尺寸最大,表面粗糙度达267.74 nm;复合膜的储能模量达到最大,约是纯壳聚糖膜储能模量的1.5倍;但离子液体的加入并未明显改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测定湖南芷江网箱养殖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肌肉(鲜样)营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刺鲃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3.44%、24.18%、3.63%、1.28%。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TAA)为18.08%,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6.70%,占氨基酸总量的37.06%,必需氨基酸(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的比值为58.88%,其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FAO/WTO的理想模式。以氨基酸评分(AAS)评价,Val和Ile为肌肉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以化学评分(CS)评价,Met+Cys和Val为肌肉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8.39,鲜味氨基酸(DAA)含量为6.97%,占氨基酸总量的38.55%。肌肉中检测出饱和脂肪酸(SFA)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3种、多不饱和脂肪(PUFA)5种,共11种脂肪酸。SFA、MUFA、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0.56%、54.71%、24.72%,C20:5n-3(EPA)与C22:6n-3(DHA)之和占脂肪酸总量的1.86%。研究表明,网箱养殖刺鲃肌肉具有食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池塘养殖模式(pond)、稻田养殖模式(paddy)养殖的克氏原螯虾和野生(wild)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虾肉粗蛋白质含量表现为稻田组(84.42%)>池塘组(83.59%)>野生组(82.81%)(p>0.05);粗脂肪含量表现为稻田组(2.96%)>池塘组(2.22%)>野生组(1.48%)(p<0.05)。池塘组、稻田组和野生组虾肉中∑TAA、∑EAA、∑EAA/∑TAA、∑EAA/∑NEAA、∑DAA/∑TAA表现为,池塘组>稻田组>野生组(p>0.05)。根据AAS,池塘组、稻田组和野生组虾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Thr、Val、Val,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Met+Cys;根据CS,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Val、Thr、Val。池塘组、稻田组和野生组虾肉中分别检测出13种、14种和15种脂肪酸,其中∑SFA分为48.06%、44.03%、39.95%(p<0.05);∑MUFA分别为35.48%、31.03%、25.76%(p<0.05);∑PUFA分别为16.46%、24.93%、32.30%(p<0.05);n-3/n-6则表现为野生组(0.18)<稻田组(0.24)<池塘组(0.35)(p<0.05)。综上,养殖组(稻田组和池塘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综合营养价值比野生组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实现炼乳的减糖,研究不同低聚糖类益生元替代蔗糖对炼乳品质的影响。方法 选用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四种低聚糖类益生元分别作为蔗糖替代物,研究不同替代比的益生元炼乳体系质构、流变、感官、色泽、晶体大小的变化,得到最佳糖替代益生元及替代比例。结果 综合考虑质构、色泽、晶体大小、喜好度排序感官四种指标表明,低聚果糖炼乳和低聚异麦芽糖炼乳品质较为优良,其中低聚果糖炼乳可接受的替代比为15%以内、低聚异麦芽糖炼乳可接受的替代比为25%以内。进一步通过静态流变学试验表明低聚异麦芽糖是最佳糖替代物质,在炼乳体系中其最佳替代比为15%。结论 糖替代比15%的低聚异麦芽糖炼乳既满足了甜感需求,又实现了减糖的目标,此外益生元的加入赋予了炼乳更多的功能性。该研究可为炼乳产品的减糖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