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纳米TiO_2-两性淀粉对脱墨浆抄造新闻纸的助留助滤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纳米TiO2单元体系与纳米TiO2-两性淀粉(Amphoteric Starch,AmS)双元体系对脱墨浆(100%DIP)抄造新闻纸过程的助留助滤作用.结果表明,当采用纳米TiO2单元体系,其用量为0.32%(相对绝干浆)时,浆料滤液的相对浊度降为0.26,但其抗剪切能力较差;把纳米TiO2与AmS组成双元体系,用量分别为0.16%、O.4%时,浆料滤液的相对浊度为0.21,同时其抗剪切能力明显提高.在单独或复配使用纳米TiO2时,pH值5.0~9.0范围内有明显的助留助滤作用.通过测量浆料的Zeta电位变化,比较了双元体系不同加人位置时的助留助滤效果,研究了纳米TiO2对DCS的絮聚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3.
4.
5.
论述了低碳经济背景下造纸化学品对造纸产业绿色化的促进作用,讨论了造纸产业发展对造纸化学品工业的拉动作用,指出造纸产业绿色化的必然性,并对我国造纸化学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两性淀粉(AmS)、纳米TiO2单元体系、纳米TiO2-AmS双元体系、阳离子淀粉(CS)/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三元体系对全脱墨浆(DIP)的动态絮聚作用,并考察这几种助留助滤体系在白水循环使用情况下,对抄造纸页部分性能及白水中DCS去除效果的影响.动态絮聚实验表明:AmS单元体系几乎没有去除DCS的作用,增大用量还会使体系的DCS残留量更高;纳米TiO2单元体系有一定的DCS去除效果; TiO2-AmS双元体系不仅提高了DCS的去除效果,还降低试剂用量,当其用量为0.16%(TiO2)-0.4%(AmS)时,DCS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三元体系的助留助滤效果较好,但是DCS的去除效果一般.白水循环使用抄纸实验表明:纳米TiO2-AmS体系对残余油墨的捕集能力最强,对DCS的去除效果也最好,在白水循环抄纸进行到22次时,DCS的富集量达到平衡,白水离心处理后CODCr值为43 mg/L左右,较好抑制了DCS的进一步富集;三元体系在循环进行到52次时,其离心处理后白水CODCr值稳定在65 mg/L左右. 相似文献
7.
造纸白水封闭循环是解决纸厂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除去与控制白水中DCS是其关键技术。实验室模拟循环抄纸过程,应用常规助留助滤剂与纳米TiO2胶体及其二元复配助留助滤剂体系,测定白水中COD值,以其表征DCS浓度随着抄纸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不使用或使用常规助留助滤剂时,白水中的DCS浓度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但当使用纳米TiO2胶体或其相应二元复合体系作为助留助滤剂时,白水中的DCS在初始阶段增加,随即达到稳定值。这一研究结果说明纳米TiO2胶体具有除去与控制白水中DCS的功能。纳米TiO2胶体对DCS溶液自动滴定作用机理研究显示,这一功能是通过吸附絮凝起作用的,絮凝过程并非电荷中和引起。 相似文献
8.
9.
10.
研究了两性淀粉(AmS)、纳米TiO2单元体系、纳米TiO2-AmS双元体系、阳离子淀粉(CS)/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三元体系对全脱墨浆(DIP)的动态絮聚作用,并考察这几种助留助滤体系在白水循环使用情况下,对抄造纸页部分性能及白水中DCS去除效果的影响。动态絮聚实验表明:AmS单元体系几乎没有去除DCS的作用,增大用量还会使体系的DCS残留量更高;纳米TiO2单元体系有一定的DCS去除效果;TiO2-AmS双元体系不仅提高了DCS的去除效果,还降低试剂用量,当其用量为0.16%(TiO2)-0.4%(AmS)时,DCS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三元体系的助留助滤效果较好,但是DCS的去除效果一般。白水循环使用抄纸实验表明:纳米TiO2-AmS体系对残余油墨的捕集能力最强,对DCS的去除效果也最好,在白水循环抄纸进行到22次时,DCS的富集量达到平衡,白水离心处理后CODCr值为43mg/L左右,较好抑制了DCS的进一步富集;三元体系在循环进行到52次时,其离心处理后白水CODCr值稳定在65mg/L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