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色鲍组织蛋白酶L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SP-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HR凝胶过滤和Hydroxyapatite羟基磷灰石层析,从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内脏中分离纯化了组织蛋白酶L。SDS-PAGE结果显示,纯化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8ku。该酶最适温度37℃,最适pH5.5。当温度低于40℃,pH在5.0~6.5范围内该酶较稳定。底物特异性实验与抑制剂实验结果表明,该酶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金属离子Mn2+、Ba2+和Mg2+对该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Co2+、Cu2+、Zn2+、Fe2+和Ca2+等对该酶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硫酸铵盐析和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相结合,从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中分离纯化到纯度系数(A565/A280)大于6.0的R-藻红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其亚基分子量分别为19、21ku。用适宜摩尔浓度的异型双功能交联剂N-琥珀酰亚氨基-3-2-吡啶基二硫丙酸醇(SPDP)将纯化的R-藻红蛋白与羊抗小鼠IgG抗体交联,利用SDS-PAGE和荧光检测鉴定R-藻红蛋白与抗体的交联效果。结果显示:R-藻红蛋白能与羊抗小鼠IgG成功交联。分别采用Dotblot和Westernblot对R-藻红蛋白标记的抗体作为二次抗体,小鼠抗鲢鱼主要过敏原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为一次抗体;对鱼类小清蛋白进行免疫检测,结果显示:R-藻红蛋白标记的抗体能检测相关抗原的存在,且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藻红蛋白荧光探针可缩短免疫杂交的检测时间,简化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4.
燃油系统管路阀门的开关是引起冲击压力出现的常见因素之一,而冲击压力的出现则可能导致管路或阀门的破坏。在飞机鉴定或民航取证过程中,需要测量冲击压力,它是非稳态参数,变化频率快,采样率选取不合适则可能导致测量失败。本文对飞机压力加油过程中冲击压力的数据进行了统计,然后对冲击压力脉动周期的影响因素,各段管路对周期大小的贡献和冲击压力采样率的选取原则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周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管路材料的物性参数及几何尺寸,而加油软管段是影响周期大小的主要因素,采样率应选择为周期大小10倍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4℃冷藏过程中鲈鱼肌肉品质的变化。方法:测定4℃冷藏过程中鲈鱼肌肉pH值、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K值和质构等指标,综合评价鲈鱼生理生化品质的变化,采用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评价组织形态学变化,利用酶解荧光肽底物测定特异性酶解胶原蛋白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活力变化。结果:鲈鱼在贮藏期间pH值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菌落总数、TVB-N含量和K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在第8天超过临界值。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贮藏至6 d鲈鱼肌肉蛋白组成没有明显变化,而在第8天肌球蛋白重链降解明显。Masson染色和I型胶原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肌内膜逐渐被降解,至第12天,肌膜I型胶原蛋白和肌纤维之间出现明显间隙。MMPs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而鱼肉硬度不断下降。结论:鱼类冷藏期间肌肉的软化与胶原蛋白分解密切相关,而MMPs对I型胶原蛋白的降解可能是鱼死后肌肉软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在0℃和4℃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首先对牡蛎不同组织(闭壳肌、外套膜、鳃和内脏团)在冷藏过程中的表观变化进行观察,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冷藏过程中各组织中全蛋白的变化,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闭壳肌中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肌动蛋白、副肌球蛋白(paramyosin,PM)和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的降解情况,采用荧光光谱分析闭壳肌冷藏过程中内源性丝氨酸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B的活力变化,以闭壳肌的pH、K值和质构特性等为评价指标,分析其在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时间延长,闭壳肌由紧实变得绵软,表观变化最明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0℃和4℃冷藏过程中,闭壳肌中MHC分别在第3天和第1天开始降解,表明低温有利于降低蛋白酶解速率;但是,肌动蛋白、PM和TM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鱼虾贝类等水产品是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而又丰富的蛋白源之一。但是由于水产品的肌肉组织较柔软,含水分量高、组织蛋白酶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的逐年增加,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面临严峻挑战。研究发现,饮食干预是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手段。食物中的蛋白质经酶解后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肽。其中,与糖尿病防治密切相关的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IV, DPP-IV)抑制肽已从鱼类等多种食物的酶解液中被发现。海洋生物种类丰富,是制备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原料来源。本文综述了食源性DPP-IV抑制肽降糖的作用机制,特别是海洋生物来源的DPP-IV抑制肽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基于DPP-IV抑制肽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以蓝圆鲹为研究对象,探讨脯氨酸内肽酶(Prolyl endopeptidase,PEP)对鱼类肌肉胶原蛋白的作用及其机理。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cel阴离子交换,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和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从蓝圆鲹骨骼肌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脯氨酸内肽酶。SDS-PAGE结果显示,PEP的分子量为82 ku,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得到16个肽片段,共169个氨基酸残基。片段序列与墨西哥鲷鱼(Neolamprologus brichardi)PEP的同源性达98.8%,证明纯化得到的酶是PEP。PEP的最适温度为35℃,但热稳定性较差;最适p H为6.0,在p H 5.0~7.5之间有较好的稳定性。将PEP与合成的鱼胶原蛋白小肽反应,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进行分离,电喷雾质谱分析结果显示PEP的水解位点在脯氨酸残基的羧基端。以上结果表明,鱼类肌肉中的PEP能够协同金属蛋白酶,通过切割脯氨酸残基进一步降解胶原小肽从而参与到鱼肌肉胶原蛋白的新陈代谢中,是鱼死后参与胶原蛋白降解的重要酶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