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完全免费   12篇
  轻工业   8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冬虫夏草由中华虫草菌的子座和僵死的虫草蝙蝠蛾幼虫组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保健品和药品。化学研究证实,核苷类(虫草素、腺苷等)、甾醇类(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等)、多糖类物质,以及甘露醇、氨基酸是冬虫夏草具有重要保健和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现已知冬虫夏草具有免疫调节、抗癌、调节内分泌、抗菌、促进造血、抗病毒和护肝、镇静和抗惊厥作用;此外,还可用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肾脏等疾病的调节和治疗。野生冬虫夏草、人工菌丝体及其活性发酵产物是功能食品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L—苹果酸定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该文论述比较了L-苹果酸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其中酶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是最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萃取古尼虫草总黄酮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现代技术微波、超声波及传统技术萃取古尼虫草总黄酮,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提取古尼虫草总黄酮的最佳方法与条件。铝盐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提取方法的最佳条件分别为:(1)微波萃取:90%乙醇,料液比1:25,功率160W,提取1.5min;(2)超声波萃取:85%乙醇,料液比1:30,80℃水浴,10min,提取1次;(3)传统萃取:85%乙醇,料液比1:20,65℃水浴中,提取2次,每次120min。不同方法总黄酮的最高提取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是:微波萃取率2.99%;超声波萃取率:6.56%;传统萃取率3.94%。结果证明:超声波萃取法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其提取率与银杏根中总黄酮含量相近,说明古尼虫草也是黄酮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蚂蚁类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蚂蚁不但有药用价值,也是珍贵的食品。目前我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已批准蚂蚁食品为新资源食品。蚂蚁繁殖速度快,营养价值高,因此,蚂蚁类食品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从可用蚂蚁的种类、营养价值、药理作用、安全毒理学、产品开发等方面综述了蚂蚁类食品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5.
膜技术在制备棉籽蛋白多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滤膜对棉籽蛋白酶解液进行除杂,首先根据膜通量及蛋白透过率选定合适的微滤膜,再考察了操作压力和温度对选定微滤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孔径为100nm的微滤膜较30nm微滤膜更适合本物料体系。且随着分离时间的延长,膜通量逐渐减小,至20min~30min后,膜通量趋于稳定;膜通量与压力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黄花菜中黄酮化学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青  唐瑞仁  任凤莲 《食品科技》2006,31(9):235-236
以黄花菜为原料,从中提取黄酮化合物,利用荧光法、化学检识法、薄层层析(TLC)定性测定黄花菜中的黄酮化合物的类别。通过其结果可以初步得出黄花菜中提取的黄酮类别为黄酮醇黄酮。  相似文献
7.
黄花菜中黄酮的提取及其对羟自由基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青  任凤莲 《食品科学》2004,25(6):141-143
本文以黄花菜为原料,对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水浴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2h,乙醇浓度为95%,料液比1:20。此条件下测的其总黄酮含量为6.98%。且该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无甲醛免烫整理剂FS-617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鞠景堂  唐丽  樊丽君  郑文慧  杨青  荣星  杨文堂 《印染》2003,29(11):24-25
讨论了用氮丙环、烃羟基硅油改性聚氨酯制备无甲醛免烫整理剂FS-617的合成方法,以及该产品用于天然纤维的抗皱整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酶法提取棉籽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油脱酚棉籽粕为原料,研究了先用纤维素酶破坏其细胞壁,然后再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棉籽蛋白的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pH5.0,酶解温度50℃,加酶量0.4%,酶解时间2.0h.再选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pH8.5,酶解温度55℃,加酶量4.0%,酶解时间3.0h,此时蛋白提取率可达86.4%.  相似文献
10.
絮凝法处理苯乳酸发酵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璐  杨青  缪铭  张涛  江波  沐万孟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56-258,261
对絮凝法处理苯乳酸发酵液进行了研究。以絮凝率和苯乳酸回收率为指标,研究了7种絮凝剂对苯乳酸发酵液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絮凝条件进行优化。Al2(SO4)3作为适宜的絮凝剂,其最佳絮凝条件为:pH为3.0,温度为30℃,絮凝剂用量为8g/L,以100r/min振荡35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脱色率达到60.88%,苯乳酸回收率达到88.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