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了降低制糖过程中蔗汁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本研究以壳聚糖和沸石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壳聚糖改性沸石,研究改性前后沸石表面结构和基团的变化,考察时间、p H及酚酸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改性沸石吸附蔗糖溶液中酚酸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进行初步探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壳聚糖改性后沸石表面更加粗糙,红外光谱显示改性后复合材料基团发生了改变,壳聚糖成功地负载到了沸石上。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可以提高沸石对酚酸的吸附能力,改性沸石对酚酸吸附的最佳p H值为8.0,吸附时间为600 min,此时酚酸吸附量达到了33.41 mg/g;酚酸初始浓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壳聚糖改性沸石对蔗糖溶液中酚酸吸附效果良好,是一种有前景的糖用澄清剂。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氧氯化锆和蒙脱石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载锆蒙脱石。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积分析(BET)研究改性和吸附对载锆蒙脱石表观结构和表面基团的影响,并考察了载锆蒙脱石对蔗糖溶液的吸附特性。表征结果显示,载锆蒙脱石相较于蒙脱石表面更加粗糙,比表面积达到了204.47 m2/g,是改性前的3.39倍;表面有纳米小颗粒堆积,FT-IR和XPS结果证明氧化锆成功负载到蒙脱石表面,载锆蒙脱石等电点为7.39。吸附试验表明载锆蒙脱石吸附量相较于蒙脱石吸附量提高了102.54%,载锆蒙脱石对蔗糖溶液中没食子酸吸附的最佳pH为7.0,时间为300 min时达到平衡。吸附过程可以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确描述,饱和吸附量达到129.87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能自发进行。经过5次再生后,载锆蒙脱石可以保持初次吸附量的80%以上。吸附过程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和氧化锆的配位离子交换吸附没食子酸。综上所述,载锆蒙脱石对蔗糖溶液中没食子酸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有前景的糖用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4.
为降低制糖过程中蔗汁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降低白砂糖的色值,以氧氯化锆和沸石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锆改性沸石,研究改性前后沸石表面结构和基团的变化,考察时间、pH值、温度及没食子酸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改性沸石吸附蔗糖溶液中没食子酸的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热力学进行初步探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锆改性后沸石表面更加粗糙,红外光谱显示改性后沸石基团发生了改变,氧化锆成功的负载到改性沸石上。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锆改性沸石对没食子酸吸附量达到34.442 mg/g。改性沸石对蔗糖溶液中没食子酸吸附的最佳pH值为8.0,时间为600 min,吸附温度及没食子酸初始浓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通过热力学研究可知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磁性载锆高岭土,并用于蔗糖溶液中咖啡酸的去除。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高岭土改性前后结构和基团的变化,研究其对咖啡酸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氧化锆和Fe3O4成功地负载到了高岭土上并提升了其对咖啡酸的吸附性能,磁性载锆高岭土的等电点为3.49,酸性条件有利于咖啡酸的去除,吸附在180 min达到吸附平衡。磁性载锆高岭土对咖啡酸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线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和单分子层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再生性能实验说明磁性载锆高岭土再生次数应该控制在3次以内。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