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假丝酵母进行棉籽饼脱毒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课题以假丝酵母ZAU-1菌株,研究其对游离棉酚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假丝酵母ZAU-1降解游离棉酚达90%以上;含游离棉酚368ppm的棉仁饼经该菌株发酵后未检出游离棉粉;Horner′s法急性毒性试验证明为无毒。试验还分析了假丝酵母ZAU-1利用棉仁饼固态发酵过程,以及其固态发酵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脱毒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测定发酵底物中游离棉酚(FG)、粗蛋白质(CP)含量,体外法测定饲料蛋白质消失率等方法研究热带假丝酵母ZD-3(Candida tropicalisZD-3)与黑曲霉ZD-8(Aspergillus nigerZD-8)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粕脱毒效果的影响;碳酸钠以及矿物质处理对棉籽饼复合发酵脱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发酵可极显著(P<0.01)地降低棉籽饼底物游离棉酚含量,脱毒率为91.64%;棉籽饼底物粗蛋白含量提高27.83%;粗蛋白体外消化率提高20.90%。结果表明,复合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发酵棉籽饼底物的效果,不但达到棉酚脱毒的目的,而且发酵饲料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底物中添加碳酸钠及复合矿物质可促进棉籽饼的发酵脱毒效率。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法测定猪肉、鱼和虾中三甲胺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猪肉、鱼和虾肉的三甲胺含量进行测定并寻找了最佳测定条件。测得峰面积与三甲胺浓度在0-2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n=6),相对标准偏差为3.1%-5.9%,回收率为95.0%-97.7%,且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
5.
过量饲料氟对仔猪甲状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96头体重17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中不添加氟(实测值为26.18 mg/kg),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100 mg/kg,250 mg/kg和400 mg/kg氟(氟化钠),进行了为期50天的饲养试验,然后屠宰解剖甲状腺,并取样进行组织、细胞结构观察和生化分析,研究过量饲料氟对仔猪甲状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过量氟使仔猪甲状腺肿大,损伤甲状腺细胞及亚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的结构;(2)过量氟降低了血清T4和FT4浓度(P<0.01);(3)过量氟降低了甲状腺中Na+,K+-ATPase(P<0.01)、TPO活力(P<0.04)和碘的含量(P<0.04)。上述结果提示,过量氟能损伤仔猪甲状腺的组织结构与分泌激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假丝酵母ZD-3与黑曲霉ZD-8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脱毒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为研究热带假丝酵母ZD-3与黑曲霉ZD-8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粕脱毒效果、蛋白质营养价值及显微形态结构等的影响。利用热带假丝酵母ZD-3和黑曲霉ZD-8对棉籽饼进行单菌及复合固体发酵,然后测定发酵底物中游离棉酚(FG)、氨基酸含量,体外法测定饲料蛋白质氨基酸消失率,用环境扫描电镜拍摄底物发酵后的显微形态结构变化等。试验结果:复合发酵可极显著(P〈0.01)地降低棉籽饼底物游离棉酚含量,脱毒率为91.64%;棉籽饼底物粗蛋白、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27.83%、18.15%、19、18%;提高粗蛋白、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体外消化率分别为20.90%、26.16%、24.47%,赖氨酸和蛋氨酸分别增加20.24%、66.29%。环境扫描电镜图片表明,复合发酵处理棉籽饼底物后,黑曲霉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其菌丝变细,未观察到抱子头,只见光秃秃的顶囊。酵母菌形态未发现有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发酵棉籽饼底物的效果,不但达到棉酚脱毒的目的,而且发酵饲料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复合发酵时,热带假丝酵母ZD-3对黑曲霉ZD-8的形态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壳聚糖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壳素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 2大天然生物高聚物 ,又名为几丁质 ,化学名称为 (1,4 ) 2 乙酰胺基 2 脱氧 β D 葡萄糖 ,分子量在 10 0万u以上 ,是唯一含氨基的均态多糖 ,结构与纤维素相似 ,是纤维素第 2位上的羟基被酰氨基置换的产物。由于晶胞内分子链的排列不同 ,甲壳素存在 3种晶型 ,即α、β、γ 甲壳素 ,其中的α 甲壳素 ,最丰富、最稳定 ,不易分解、不易熔化 ,也不溶于水、乙醇、乙醚、稀酸 (除醋酸外 )、稀碱 ,可溶于浓的无机酸与无水甲酸。甲壳素经浓碱水解脱乙酰基后产物为壳聚糖 ,又称为几丁聚糖 ,化学名称是聚 (1,4苷 )… 相似文献
9.
大麦型饲粮中添加GXC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消化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 90头体重约 33kg的“杜长大”杂交仔猪 ,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 3组 ,其中一组饲喂玉米 -豆粕型饲粮 ,另外二组分别饲喂含 0和 0 .2 %GXC的大麦 -豆粕型饲粮 ,进行了为期 84天的饲养试验 ,在试验后期进行了消化试验、采样分析。饲养试验结果显示 ,添加GXC使日增重提高了 7.19% (P <0 .0 1) ,料重比降低了 8.77% (P <0 .0 5 ) ;消化试验表明 ,饲粮中添加GXC酶饲料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 2 6 .84 % (P <0 .0 1)、14 .97% (P <0 .0 5 )和 16 .5 5 (P <0 .0 1)。添加GXC使十二指肠内容物粘度、粪中大肠杆菌数、腹泻频率分别较大麦对照组降低了 12 .2 7% (P <0 .0 5 )、5 3.10 % (P <0 .0 5 )和 4 7.39% (P <0 .0 5 )。消化性能指标分析显示 ,添加GXC酶组十二脂肠内容物总蛋白水解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较大麦对照组提高了 1.6 5倍 (P<0 .0 5 )和 2 .94倍 (P <0 .0 5 ) ,空肠绒毛的高度及绒毛高宽比分别提高了 5 4.17% (P <0 .0 5 )和 1.6 1倍 (P <005 )。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