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完全免费   7篇
  轻工业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N,N,N-三(乙氧基硅丙烷)三聚氰胺用于纸质文物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三聚氯氰为骨架,接枝氨基硅氧烷类物质KH-550,并将所合成产物N,N,N-三(乙氧基硅丙烷)三聚氰胺(TEPSMA)应用于纸质文物保护处理。通过加速热老化对TEPSMA处理前后纸张的pH值、抗张强度、碱残留及纸张纤维断裂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过TEPSMA处理后,纸张pH值得到明显的提高(从3.2到7.7~8.7左右),抗张强度亦从915 N/m上升到1300 N/m,且TEPSMA处理前后纸张颜色变化轻微(ΔE*=1.72);热老化实验表明,经过TEPSMA处理后的纸张pH值能够保持在中性或弱碱性并残留一定的碱,抗张强度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值1200 N/m左右;对比处理前后纸张纤维素聚合度,处理后的纸张纤维纤维素聚合度下降轻微,表明纸张经TEPSMA处理后,能够显著降低纸张老化速率。  相似文献
2.
纳米氢氧化镁应用于纸质文物的脱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不同工艺制备纳米氢氧化镁(Mg(OH)2),探讨了工艺条件对纳米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将制备的纳米Mg(OH)2用于纸质文物的脱酸处理,通过加速热老化探讨纸张的pH值及抗张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超声波(40 kHz)和加温(90℃)的条件下可以制备纳米粒径分布窄(17.9~86.6 nm)、平均粒径在44.2 nm左右的粒子;脱酸处理后纸张的pH值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4.5提高到8.5);热老化实验表明,脱酸处理后纸张pH值(7.5左右)和抗张强度(715N/m左右)比较稳定,从而能够长时间保存。  相似文献
3.
图书脱酸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本民国时期出版的油墨印刷的图书为研究对象,采用以纳米氢氧化镁为主要碱性物质的胶体脱酸液,辅以真空浸渍、真空微波预干燥和真空冷冻稳形干燥相结合的工艺对3本图书进行脱酸处理。结果表明,采用以纳米氢氧化镁为主体的胶体脱酸液,适于民国时期油墨印刷图书的脱酸处理,可有效提高已酸化图书的pH值;采用真空微波预干燥和真空冷冻稳形干燥相结合的干燥工艺比单独采用真空微波干燥的安全性大幅提高,也比单独采取真空冷冻干燥的处理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4.
整本图书水溶液法脱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纸质文物的酸化情况和国内外日前常见的脱酸方法,对整本图书水溶液法脱酸的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并对脱酸前后纸张的pH值等理化性能进行对比,用CCD、SEM、IR等分析了纸张纤维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的整本图书水溶液脱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古代纸质文物修复用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代纸质文物由于年代较为久远,在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下造成各种损伤.东亚地区对古代纸质文物修复以传统手工为主,其关键是修复用纸的选择.除从不同途径收集、选择修复用纸外,南京博物院针对待修复文物的特性在实验室内复原造纸并经处理后用于修复,是纸质文物修复用纸研究中的一次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采用丙烯酸等单体改性氧化聚乙烯蜡,使其水性化,并将质量分数为2.5%的水性氧化聚乙烯蜡与质量分数分别为1%和0.1%的三乙醇胺及硅酸钠进行复配,用复配液处理纸质文物;对复配液处理前后纸样的外观、pH值、物理强度性能和耐酸耐碱等进行测定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复配液处理后纸样的外观、质感、光泽度及耐折度无明显变化;经100℃老化处理72 h前后,复配液处理后纸张的pH值都能上升到理想值7.5~9.0,老化前后的抗张强度较原纸的分别提高38.5%和36.4%,且纸张耐酸、耐碱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将纳米氧化镁、羟乙基纤维素、聚氧化乙烯和纳米二氧化钛复配制备具有脱酸、加固和抗菌功能的多功能复配液,并将其应用在纸质文物的脱酸和修复方面。结果表明,经过复配液处理后,纸张表面pH值从3.69提升至8.75,碱残留达到0.620 mol/kg,纸张抗张强度由421 N/m提升至546 N/m;再经热老化后,纸张表面pH值仍能达到8.21,碱残留达到0.600 mol/kg,抗张强度仍能保持在521 N/m,从而起到了持续保护的作用。复配液处理后的纸张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达到28 mm。  相似文献
8.
应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对整本图书脱酸工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测定脱酸前后及热老化后纸张的pH值、抗张强度、色差及对纸张纤维变化的分析来判定脱酸效果。结果表明,整本图书在真空度为-0.1 MPa的条件下,在自制脱酸液中浸泡60 min,并在真空微波干燥箱800 W和60℃的条件下干燥,可达到脱酸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地选择合适的修复用纸,对6种苏裱常用书画修复用纸的理化性能和耐久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纸张厚度、强度性能、白度以及 pH值所占的权重,4#红星净皮绵连综合性能优于其他纸样,老化后纸张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平均下降16.6%和16.3%,白度平均下降0.4%,pH值平均上升2.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