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聚合季铵盐(HSDA-HTC)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探讨了浸渍法和浸轧烘两种整理工艺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其整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浸轧烘工艺优于浸渍法;较优的浸轧烘抗菌整理工艺为HSDA-HTC浓度2g/L,浸轧液温度80℃,轧余率100%,烘干温度110℃,烘干时间5min;经该工艺整理得到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改性超支化聚合物PNP和Zn(NO3)2为原料,通过微波法在棉织物中原位控制生成纳米ZnO,实现对织物的功能化整理。优化了其整理工艺,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整理棉织物的抗紫外和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3.
纺织用有机硅的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臧传锋  林红  陈宇岳 《纺织导报》2006,(3):70-74,81
有机硅是半无机半有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对环境无毒害污染,又呈生理惰性,附着固化于纤维表面,有修饰、修复、美化纤维观感、改善其功能的作用,是一种优良的生态型纺织品整理剂。文章介绍了纺织用有机硅的特点,并综述了其在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等纺织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碘酸钠对亚麻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可使纤维素链单元的2个仲羟基氧化成醛基,红外光谱图证实了活性醛基的生成。在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纤维素过程中,影响氧化程度的因素主要有高碘酸钠质量浓度、氧化时间等。研究了氧化时间和高碘酸钠质量浓度对氧化亚麻纤维醛基含量、失重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高碘酸钠质量浓度、延长氧化时间,亚麻纤维中的醛基含量增加,但亚麻纤维的失重率增加。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亚麻纤维的断裂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亚麻纤维生成活性醛基,氧化亚麻纤维表面的醛基具有和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2)表面的氨基共价结合的能力,从而制备了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以部分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为例研究了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的无盐染色性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例研究了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有盐染色相比,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的上染性能提高,色牢度令人满意。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持久性。  相似文献   
6.
将羟基功能化纳米银应用于载银甲壳素纤维的制备,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甲壳素纤维对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测试了不同银含量载银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光电子能谱(XPS)对载银甲壳素纤维的微观形貌和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纤维对羟基功能化纳米银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最高吸附量可达3 390 mg/kg;纳米银颗粒在甲壳素纤维表面分布均匀,且未被氧化;另外,抗菌测试结果表明载银甲壳素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当银含量达到1 000 mg/kg时,其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率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赋予真丝制品新的功能,拓展其应用领域,采用自制的芦荟纳米银溶液整理真丝织物,测试其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研究表明,采用植物芦荟可成功制备纳米银,整理的真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71%和99.54%,且耐洗性良好.真丝织物的UPF值由处理前的6.52提高到处理后的36.62,且洗涤50次后UPF值仍可达24以上.芦荟纳米银整理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紫外线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粱红天然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对高粱红天然染料进行提取,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棉织物进行了直接染色、预媒法染色、后媒法媒染染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样品的摩擦色牢度3~4级,皂洗色牢度3~4级,铁媒染后摩擦色牢度和皂洗色牢度提高为4级.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织物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丝胶蛋白对氧化竹原织物进行改性整理.研究了丝胶改性竹原织物的染色性能,探讨了丝胶蛋白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pH对竹原织物活性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优化了改性氧化竹原织物染色工艺条件:丝胶蛋白25 g/L,40℃改性60 min,pH=6.竹原织物经过氧化及丝胶蛋白改性后,上染百分率提高,染色牢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沈霞  张峰  盖芸瑚  王栋  陈宇岳 《丝绸》2011,48(6):1-3
用实验室自制的聚合季铵盐(HSDA-HTC)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测试并分析了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抗菌耐洗性及力学和吸湿性能.结果表明,经10 g/L的HSDA-HTC水溶液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62%和99.44%,并具有优良的抗菌耐洗性,洗涤50次后其抑菌率仍超过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