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19篇 |
金属工艺 | 6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52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6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篇 |
冶金工业 | 12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桶装食用油中四种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用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塑料桶装食用油中四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方法。样品用环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稀释,稀释液经Bio–Bead S–X3凝胶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在选择离子检测(SI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增塑剂在0.1 mg/L~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空白油样中添加四种增塑剂(添加水平为0.5 mg/kg、5 mg/kg、10 mg/kg)混合标准溶液,平均回收率为85.7%~108.2%,相对标准偏差为3.8%~9.2%,检出限为0.1 mg/kg~0.2 mg/kg。 相似文献
2.
巴西蘑菇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巴西蘑菇深层发酵所得的两种主要抗肿瘤多糖进行了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及小白鼠活体实验结合酶联免疫等手段。两种活性组分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主要通过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通过刺激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使用盐卤、葡萄糖酸内酯和转谷氨酰胺酶制备大豆蛋白凝胶,为了真实反映大豆蛋白凝胶的结构,分别采用戊二醛和乙醇2种固定剂固定形成的凝胶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不同的凝固剂和固定剂处理的大豆蛋白凝胶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戊二醛和乙醇都能起到固定凝胶网络结构的效果,由0.7%(质量体积比)盐卤、0.06 mol/L葡萄糖酸内酯、40 kat/g转谷氨酰胺酶制备的凝胶的网孔较多.此外通过物性分析仪分析凝胶硬度,结果表明100%乙醇固定的凝胶硬度比戊二醛固定凝胶的硬度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蛋白膜进行拉伸强度,水蒸气透过率、吸水性、接触角、AFM和DSC测定,研究不同浓度的异丙醇溶液制备玉米醇溶蛋白膜性质。结果表明:随异丙醇浓度的增加,拉伸强度逐渐增加,浓度为90%时达到最大值57.7 MPa。水蒸气透过率和吸水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浓度为90%时,最低值为0.075×10-8g m/(m2 h Pa)和37.2%;接触角实验表明:异丙醇浓度为90%时,接触角最大为67°,蛋白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90%异丙醇溶液制备的玉米醇溶蛋白膜进行AFM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形成有序的凝聚体,凝聚体之间紧密结合,形成网络结构。DSC结果表明:蛋白膜具有较高的变性温度。 相似文献
5.
6.
纳米MnO2超级电容器电解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MnO2,由该样品制成的电极在(NH4)2SO4电解液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容性能。考虑到(NH4)2SO4溶液对集流体泡沫镍的腐蚀,开展了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添加剂(Na2SO4、K2SO4、MgSO4)以减缓(NH4)2SO4对泡沫镍腐蚀的研究,研究了添加剂的添加量和电解液的摩尔浓度对MnO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对泡沫镍的腐蚀程度的影响。发现采用MgSO4的摩尔百分含量为50%、电解液的摩尔浓度[以(NH4)2SO4 添加剂的摩尔浓度计]为0.5 mol·L-1的电解液基本上不降低MnO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却大幅降低对泡沫镍的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稀土配合物EDTA-Eu掺杂的SiO2荧光粒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粒子为非晶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DTA中的羰基以双齿配位的形式与Eu3+配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396nm处没有出现Eu3+的本征激发峰,而在310nm处出现一较强激发峰,表明配合物的激发谱由配体EDTA吸收能量引起,并将能量传递给Eu3+使之发出特征荧光,在310nm光激发下,发射波长位于615nm处,对应于Eu3+离子电偶极跃迁5D0-7F2,发射光谱中没有出现磁偶极跃迁5D0-7F1表明Eu3+的配合物中稀土离子处于不对称中心,掺杂的ED-TA-Eu与SiO2摩尔比在1:120~1:15之间时,随着EDTA-Eu的掺杂量的增加siO2粒子的最大发射荧光强度成指数函数增长. 相似文献
8.
The microwave discharge cusped field thruster is a novel concept of electric micropropulsion device, which operates μN level thrust in low mass flow rate conditions, making use of a coaxial transmission line resonator. With its advantages of low thrust noise and high thrust resolution over a wide range of thrust, the thruster has emerged as a candidate thruster for the space-born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mission. The cathode effects commonly exist in many kinds of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t... 相似文献
9.
超级电容器因其容量大、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环境污染小以及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可应用于存储再生能量、备用电池和替代电源等众多场景,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然而,现有超级电容器较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其应用前景,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优化电极材料以提高其能量密度的方案。基于此,该研究以生物质——塌地松为碳源,通过高温碳化和氢氧化钾活化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多级孔碳材料,性能测试证实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电容:532.0 F/g,能量密度:12.5 Wh/kg,功率密度:5 245.6 W/kg)。研究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3 948.6 m2/g)、多级孔结构、均匀孔径分布及杂原子掺杂有利于提高碳材料的比电容,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