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篇 |
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4篇 |
轻工业 | 213篇 |
出版年
2013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众所周知,酒精在人体内代谢时,仅提供人体可利用的能量,它不参与合成细胞、肝糖和脂肪。而啤酒中的糖类对营养过剩(肥胖病)、糖尿病病人等食品中必须限制糖类物质摄取的消费者则是一种负担。低糖啤酒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由于低糖啤酒较少含有糖类物质,口味上也属清爽型,深受一般顾客的欢迎。世界发达国家均生产此类啤酒。啤酒中的残存糖类来自啤酒生产原料麦芽及辅料大米(或玉米)中的淀粉。在制造 相似文献
2.
3.
将5-羟甲基糠醛(5-HMF)与其他啤酒老化评价方法相比较,考察自然老化啤酒以及外加5-羟甲基糠醛标样啤酒的老化情况,对以5-羟甲基糠醛作为啤酒老化评价指标进行研究。5-羟甲基糠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评价啤酒老化情况,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5.
耐酸性木聚糖酶在清酒酿造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华根霉 (RhizopuschinensisY92 )发酵液中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纯化获得一种耐酸性木聚糖酶R ,将它和另外 2种耐酸性木聚糖酶 :米曲霉 (AspergillusoryzaeRIB12 8)木聚糖酶B和白曲菌 (AspergilluskawachiiIFO43 0 8)木聚糖酶C分别应用于清酒酿造中 ,结果表明 ,木聚糖酶B可以促进米细胞的溶解 ,对于原料米的利用率有明显的提高 ,而木聚糖酶C和木聚糖酶R的作用则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6.
7.
8.
9.
1991年世界啤酒产量仅比1990年增加2.1%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中国增长最多(14.3%),亚洲增加(?).6%,美洲增加4.4%,殴洲降1.8%,非洲降0.9%,大洋洲与南太平洋诸岛国降2.9%。各洲产量如下(单位换算成万千升): 相似文献
10.
酿造条件与啤酒中双乙酰含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啤酒中的双乙酰(VDK)是一种能产生令人不愉快“馊饭味”的风味物质。现在,啤酒几乎把双乙酰含量看成是啤酒成熟与否的决定性指标,其味阈值为0.15ppm。在啤酒标准中,也是较重要的质量指标。双乙酰(VDK)形成的前驱体是α—乙酰乳酸,酵母在借助于乙酰羟酸合成酶的作用合成α—乙酰乳酸,后者通过非酶氧化途径在细胞外形成VDK。如何通过控制酿造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