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3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四川泡菜蔬菜原料——新鲜灯笼辣椒为对象,分析其表面附生乳酸菌Enterococcus mundtii(5 株)、Enterococcus faecalis(2 株)、Enterococcus hirae(5 株)、Lactococcus lactis(7 株)、Leuconostocmesenteroides(2 株)、Leuconostoc holzapfelii(3 株)和Weissella cibaria(79 株)对青霉素(penicillin,PEN)、红霉素(erythromycin,ERY)、四环素(tetracycline,TET)、链霉素(streptomycin,STR)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的抗生素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为制定合理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无PEN和ERY耐药性,其他种属部分菌株对TET、STR和CHL表现出单一、二重或三重耐药性。除E. hirae、E. faecalis和L. holzapfelii部分菌株对STR表现出单一耐药性外,所有L. mesenteroide菌株只表现出了STR单一耐药性;STR和TET、STR和CHL二重耐药菌株在E. faecalis、E. hirae、L. lactis和W. cibaria分离菌株中都有发现,但是STR、TET、CHL三重耐药菌株仅在W. cibaria中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发现:除基因norA、sepA、tet(A)、tet(O)和aac(6’)-aph(2’)未被检出外,其他耐药菌株都有相应1 个或多个耐药基因被检出。多重耐药外排泵基因efrA、tolC、norC、sugE和mdfA较核糖体蛋白质保护和酶修饰基因检出率高,分别达到了49%、41%、48%、41%和47%。虽然辣椒表面附生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在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的扩散行为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根据食品加工过程安全规范标准,也应关注其表面附生的乳酸菌抗生素耐药性存在的潜在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白酒发酵糟醅中残余酒精含量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重铬酸钾比色法检测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中残余酒精含量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发酵糟醅经过蒸馏,以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作参比,馏出液、重铬酸钾和浓硫酸的用量比为2:1:4时,在600nm处测定,不仅重铬酸钾的还原产物有最大吸收值,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开发酵糟醅中干扰物质对吸光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改善结构设计 ,提高大型平面近场测试设备各单项精度及传动精度的可行性 ;分析了主要部件合理的结构对精度及其它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特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PBS缓冲液富集窖池酒醅中的微生物菌体,研究窖池中微生物区系分布及相互关系。在分子分类水平上,运用PCR扩增技术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全序列,根据与基因数据库中相似菌群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建立系统发育树图。结果发现:当浓香型窖池中酒醅发酵60d后,窖池中心部位仅有细菌分布且主要分为4个菌群,高G C(mol)%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低G C(mol)%革兰氏阳性乳酸细菌群、梭杆菌群、革兰氏阴性紫细菌群,其中,β-紫细菌群约占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80%。  相似文献   
5.
抗食品腐败酵母的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筛选了能够抑制食品中典型腐败酵母的乳酸菌,研究其抑制特性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从泡菜,榨菜、酸奶、火腿等食品中分离得到乳酸菌57株,通过双层拮抗平板法筛选能够抑制食品中典型腐败酵母(假丝酵母属、毕赤酵母属,酵母属、蔷薇酵母属和解脂耶罗维亚酵母)的乳酸菌6株,其中菌株AT 6能够抑制所有11株腐败酵母指示菌。96孔板法测定乳酸菌AT6发酵上清液对腐败酵母的抑制率可达73.04%以上,其抑制活性对蛋白酶不敏感,但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菌株AT6在MRS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研究表明30 ℃静置培养30 h,其发酵上清液可达到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大抑菌活性95.02%。提取菌株AT6基因组并扩增16S rRNA基因,将PCR片段克隆到pMD 19-T 载体后进行测序,BLAST分析和多重比对后确定AT6为食窦魏斯氏菌。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中国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利用克隆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糟醅微生物区系的消长变化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根据有效克隆子分布数据计算的群落多样性参数表明:窖池糟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应用CANOCO 4.5软件对物种和生态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应用CANODRAW 4.0作种类、样方分布与生态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排序图上清楚地反映了窖池糟醅微生物种类、群落分布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酸度、乙醇含量、水分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微生态因子;大部分微生物适宜在低酸度条件下生长,少数耐酸微生物能在高酸度条件下生长;随着发酵的进行,生态因子发生变化,微生物群落也进行相应的演替,向耐高酒精含量、高酸度的群落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紫米为原料进行米酒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原料配比、加曲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的单因素最佳值;然后利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探索其对发酵的影响;再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考察总糖、还原糖、总酸及净出汁量与紫米酒发酵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值为紫糯比1∶3,加曲量0.8%,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发酵时间及加曲量对紫米酒发酵的影响最大,三者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时间>加曲量>发酵温度;酸类及糖类因子与紫米酒发酵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它们对紫米酒发酵的贡献方式也各不一样。总酸及糖类物质的变化对发酵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8.
复合菌株共培养制曲改善郫县豆瓣成曲酶系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郫县豆瓣成曲酶系活力,对传统酿造酱制品中高产蛋白酶霉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以蚕豆瓣为原料,利用单一菌株和复合菌株共培养制曲,比较2种制曲方式主要酶活力。实验中分离到2株高产蛋白酶菌株QM-6和QH-3,经形态学和生物学鉴定分别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QM-6和黑曲霉QH-3共培养制曲比单一菌株周期短,且豆瓣成曲曲香浓郁;利用复合菌株制曲,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氨肽酶比单一米曲霉制曲酶活力高,最高分别为1 532、1 164和151 U/g,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力最高分别为513、121和574 U/g,比单一米曲霉或黑曲霉制曲提高约1倍。综合制曲过程中的曲料菌丝、孢子、颜色、气味、质地等变化与酶活力比较,米曲霉QM-6和黑曲霉QH-3共培养复合制曲能有效提高蚕豆曲酶系活力,弥补单菌株制曲酶活力不足的缺陷,且成曲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的提取条件进行探索,并分析其脂肪酸成分组成情况.[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甲酯化后运用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分,与II优725杂交水稻米糠油、花生油和菜籽油成分比较后利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度50目,米糠含水量8%,料液比1:5;采用2次脱色工艺,快速过滤,真空度0.08 MPa,第1次白土添加量为4%,温度为90 ℃,时间为30 min;第2次白土添加量为3%,温度为80 ℃,时间为15 min.最佳脱臭条件为:真空度0.07 MPa,温度170 ℃,时间1.5 min.GC-MS共检出1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6种,以软脂酸、硬脂酸为主,相对含量为26.32%;不饱和脂肪酸有4种,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相对含量为67.66%.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与II优725杂交水稻米糠油成分和含量相比,不相似性约0.94%,但与花生油和菜籽油差异较大.[结论]索氏抽提法提取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可达国标3级油标准,且其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酱醅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中筛选得到5株耐盐乳酸菌。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表明:菌株RB1,RB2和RB5为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菌株RB2和RB3为盐水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muriaticus)。对筛选得到乳酸菌的温度耐受性、盐耐受性及产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5株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5~37℃,能耐受18%NaCl浓度,菌株RB5产酸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