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较全面地介绍了半水/二水浓酸二步法流程的中试结果.首先从理论上阐述磷矿分解和结晶转化过程;磷矿钝化现象以及(aSO4-H3PO4-H2SO4-H2O四元系统;最后介绍了磷矿分解、结晶转化和料浆过滤等过程的试验结果成品磷酸可达40%~50%P2O5,P2O5转化率可达99.26%,全系统反应时间仅为5.5 h,过滤面积为二水物流程的1.4倍,反应槽容积小于二水法,副产二水石膏极纯,含P2O5小于0.2%,磷矿中氟逸出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2.
从技术上总结20世纪湿法磷酸的发展,并展望新世纪的工作.20世纪中,首先在技术上对二水物流程做了大量的巩固与提高,使其大型化;其次继续开发了5种新流程,但经过筛选只剩下二水/半水再结晶流程及半水/二水浓酸(二步法)流程,其中尤以后者更为理想.该文对半水/二水流程从运转、过滤、试验结果以及经济指标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10个可供开发的湿法磷酸生产流程供参考,经过比较,认为只需把二水/半水与半水/二水2个较好的流程继续完善及提高.  相似文献   
3.
吴佩芝 《磷肥与复肥》1994,9(3):16-20,42
第六讲再结晶流程和二水—半水再结晶流程吴佩芝(上海化工研究院)1再结晶流程的理论基础60年代以后,湿法磷酸生产的工艺流程出现了一系列再结晶流程。这类流程中,硫酸钙先以一种水合形式结晶,而后再改变工艺条件,使它转化成为另一种水合结晶。水合结晶的转化是通...  相似文献   
4.
第五讲无水物流程和半水物流程吴佩芝(上海化工研究院)1两个基本流程迄今为止,湿法磷酸生产大多采用二水物流程。自30年代初道尔流程出现以后,已为这个流程奠定了基础。然而,半个多世纪来它的内在缺点至今仍无法解决,如:①磷酸浓度稀;②P_2O_5转化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无棣硫酸厂、济南裕兴化工厂及山东省化学研究所等三个单位完成了7500吨/年盐石膏(晒盐副产)制硫酸联产水泥的工业性试验,並已通过由山东省石油化工厅主持的技术鉴定。无棣硫酸厂等单位于1977年开始筹建,1982年投入试验,经一年多的努力,用本地区的盐石膏为原料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运转稳定、工艺指标良好,硫酸及水泥的产品质量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获得了可喜的结果,为我国硫酸工业开辟了一件新的原料路线。並为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的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对我国发展磷肥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洗涤后的盐石膏(含SiO_28.2%,CaO32.7%,SO_346.9%,Fe_2O_30.54%,Al_2O_31.69%,MgO0.43%)先行脱水成半水物,加入配料制成生料后,在煅烧窑中煅烧,用原油  相似文献   
6.
7.
吴佩芝 《磷肥与复肥》1997,12(5):31-36,64
CaSO4-H3PO4-H2SO4-H2O四元系统是湿法磷酸领域中的主要相图,直到1958年才由日本学者池野亮当等人*首先发表,而且只是其中关于CaSO4·12H2OCaSO4·2H2O转化过程部分的研究结果。70年代中,笔者在研究半水—二水再结晶流程时发现: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四元系统中的CaSO4·12H2OCaSO4·2H2O转化过程的平衡点轨迹呈线性,可以用直线方程式计算有关参数,扩大了它的意义。随后,笔者在进行半水—二水再结晶流程的中试时,曾用上述计算参数控制CaSO4·12H2O—→CaSO4·2H2O转化过程中二水物结晶的形成,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用无机酸分解磷矿制成的磷肥通常称为酸法磷肥,以区别于热法制成的磷肥。酸法磷肥是世界磷肥生产中的主要品种。所用无机酸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和磷酸等,其中尤以硫酸为最多。磷矿被酸分解时,磷矿中通常含有的杂质将全部或部分地进入液相,对磷矿的分解过程造成极大的困难。为此,酸法加工时对磷矿的质量要求是很严格的。下面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失效阀体的工作条件、裂纹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断口形貌,并取样进行了能谱(UTW).、X-射线、受力状况等试验分析,认为阀体是在H_2S—Cl~_—H_2O环境中,由H_2S和Cl~-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超高强度18Ni马氏体时效钢离子氮化前后的尺寸稳定性和渗层进行了研究。预时效和氮化工艺选择恰当使氮化前后有高度的尺寸稳定性。通过金相,X光相分析,俄歇谱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渗层的组织、结构及相成分。采用了单侧减薄的制膜技术,观察了化合物的精细结构。18Ni马氏体时效钢经离子氮化后,表面硬度可达HRC62以上,渗层深度大于0.2mm,扩散层内除有分布均匀的氮化物外,还有细而密的Ni_3Mo存在,表面化合物层是由晶粒细小,且有一定方向性的γ′相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