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3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水分吸附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5种温度(10~35℃)、3个湿度(RH 65%、RH 86%、RH 100%)环境中测定了初始低水分(4.97%~6.08%)、正常水分(10.11%~11.04%)、高水分(20.7%~22.72%)小麦样品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然后采用提出的扩散方程描述变化规律。随着温度和RH增加,小麦的水分吸附速率均增大。在RH 65%~86%范围内,小麦初始水分越低,20~35℃条件的水分吸附速率越大。在RH 65%,10℃小麦吸附速率随着初始水分减少而增大;在RH 86%,与低水分样品比较,正常水分小麦样品10℃起始吸附速率较大,但是快速降低。在RH 100%条件下,与低水分样品比较,正常水分小麦样品10~35℃吸附速率较大。对初始水分低于6.1%的小麦样品,分别在RH 65%、RH 86%、RH 100%条件下,20~35℃的水分吸附速率在48~72 h内急剧减少,而10℃水分吸附速率在108~120 h内缓慢减少,之后降低更慢。初始正常水分的小麦样品在RH65%、RH 86%或RH 100%条件下,10~35℃水分吸附速率在24~36 h内快速减少,之后变化平缓。初始水分高于20%的小麦样品在RH 65%、RH 86%解吸速率、RH 100%吸附速率对20~35℃在48 h内快速减少,之后变化缓慢;对10℃在96 h内快速减少,之后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2.
以粉红黏帚霉菌株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基因cD-NA序列,插入pPIC9K载体后,转化毕赤酵母。经MD板筛选,得到His+型重组子,进行甲醇诱导表达,并进行了降解玉米赤霉烯酮能力测定。克隆得到的cDNA序列全长795 bp,连续编码编码264个氨基酸;阳性克隆子在甲醇诱导培养3~5 d后,HPLC检测证实,经表达后的酶液能完全降解液体中玉米赤霉烯酮(ZEN)。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粮食安全形势从长期看,应掌握粮食需求、粮食生产及粮食进口的变化趋势。阐述了对应于粮食形势的变化,我国粮油产业及科技的发展动态,提出了粮油科技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CAE方程调控我国稻谷仓库通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一定湿度范围(RH11%~96%)和不同温度(10、20、25、30和35℃)下采用静态称重法测定我国15个稻谷品种的水分吸着等温线,并采用CAE方程进行拟合,决定系数(R2)>0.993,平均相对百分率误差(MRE)<5.2%,说明拟合结果很好。CAE方程的参数B1和B2对稻谷吸附与解吸等温线差异显著,与解吸和吸附之间的滞后现象一致。粳稻、籼稻及糯稻之间吸湿特性差异不明显,与各个稻谷类型之间CAE方程参数相似一致。推导的稻谷CAE解吸、吸附方程用于绘制不同温度条件下稻谷的平衡绝对湿度和平衡相对湿度曲线图。根据降温、降水和调制的不同通风目的,选择不同的解吸或吸附曲线图,查阅一定条件储藏稻谷的平衡绝对湿度值及当时条件大气绝对湿度值,可以快速确定储藏稻谷是否应该进行通风操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储粮生态系统的各种因子及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储粮生态系统的主流数学型、数值模拟方法及常用的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实例和结果,对国内外储粮生态系统中空气流动、热湿迁移生物现象及其演化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储粮生态系研究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谷物淀粉分子结构中半晶体部分随储藏时间发生晶体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储藏温度与特定淀粉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的差值。依据实测的稻谷和玉米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干基含水率(M)之间的数据组,假定谷物由水分和干物质两部分组成,依据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w=-135℃,采用方程Tg=(-135M+k Tgs)/(M+k)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常数k和干物质的玻璃转变温度(Tgs)。对脱壳形态的干燥稻谷样品测定Tgs为(63.43±7.57)℃,类似文献报道解析值(61.10±11.07)℃。对调质的稻谷,以带壳形态测定Tgs为(62.65±4.05)℃,脱壳形态Tgs为(69.35±0.39)℃,糙米形态Tgs为(62.51±6.24)℃。调质的黄玉米Tgs为(60.10±6.43)℃,白玉米Tgs为(55.09±6.96)℃。  相似文献   
7.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ZLHY6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ZLHY6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玉米赤霉烯酮(ZEN)的降解率,考察温度、pH值、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7℃;酶降解反应的最适pH值为8.5,并对酸性环境有一定耐受能力;Mg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u2+、Mn2+、Co2+、Ca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广州市南沙区于2018年1月16日~2月7日期间,对装粮高度11 m的稻谷立筒仓(约650 t)采用自然冷空气进行智能化降温通风,分别采用5.5 kW和2.2 kW的离心风机上行式通风,风机运转条件是粮堆与大气温度之差≥3℃,粮堆平衡绝对湿度(EAHg)≦大气平衡绝对湿度(AHa)。结果表明,风机自动化运行时间主要在夜间,采用5.5 kW风机的301号仓粮堆平均温度由19.2℃降到13.8℃,风机运转了72.9h,单位能耗是0.087 kW·h t~(-1)℃~(-1);采用2.2 kW风机的501号仓粮堆平均温度由20.9℃降到12.4℃,风机运转了148.6 h,单位能耗是0.047 kW h t~(-1)℃~(-1),与当地人工控制的吸出式下行降温通风单位能耗比较,显著节约电能54%~75%。两个智能化降温通风仓通风结束后粮堆水分保持不变。与对照仓比较,采用低功率离心风机进行智能化降温通风后的稻谷出米率和加工品质有提高的趋势。这说明稻谷立筒仓智能化通风期间整个粮堆湿热分布均匀,不发生水分迁移。  相似文献   
9.
黄玉米水分吸附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种温度(10~35℃)、3个相对湿度(RH 65%、RH 86%、RH 100%)环境中,测定初始低水分(3.85%~4.21%)、正常水分(9.50%~10.32%)、高水分(18.29%~18.65%)黄玉米样品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扩散方程描述其变化规律。在RH 65%~100%范围内,黄玉米初始含水率越低,在10~35℃下的水分吸附速率越大。温度较高,吸附速率或解吸速率则较大。对初始含水率低于4.21%的黄玉米样品,分别在RH 65%、RH 86%、RH 100%条件下,20~35℃的水分吸附速率在120~144 h内急剧减少,而10℃水分吸附速率在192~216 h内缓慢减少。正常水分的黄玉米在RH 65%条件下,20~35℃水分吸附速率均在72 h内快速减少,10℃水分吸附速率则在84 h内较快减少;在RH 86%或RH 100%条件下,20~35℃水分吸附速率均在96~120 h内快速减少,10℃水分吸附速率则在120~144 h内较快减少。初始水分高于18%的黄玉米在RH 65%、RH 86%解吸速率、RH 100%吸附速率在48~72 h内快速减少,之后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产后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提升粮食产后的管理水平是粮食安全问题的热门话题之一。储粮智能通风、智能粮情监测等机理驱动AI技术推动了储备粮"四合一"技术的应用。粮堆多场耦合理论等新的储粮基础研究为机理驱动AI提供了新方法。数据驱动AI在粮食干燥控制、害虫识别等应用中发展较快。在粮食产业链管理当中,5T管理理念与方法使AI与技术管理高度融合,使成品质量管理与作业过程管理有机结合,为大数据的全链条应用提供了路径。但粮食产后领域仍然存在AI技术应用不平衡,总体水平较低问题。期待在粮情监控预警、收储精准品控、粮食大数据挖掘等方面,加快机理与数据双驱动AI技术的研发;在粮食产业链管理、行业监管服务等方面加快智慧粮食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