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纤维素粒度对其降血脂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40 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为5 组,其中1 组大鼠进行伪切除手术作对照,另外4 组大鼠做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基础饲料喂养恢复1周后,分为空白组、普通纤维素组、超微纤维素组和纳米纤维素组,实验期28 d后解剖,测定血浆和肝脏中脂质指标。体外检测3 种粒度纤维素的消化性和吸附性能。结果:3 种粒度纤维素对油脂、胆固醇和胆酸钠都有较强吸附,对油脂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随纤维素粒度减少而增加。3 种纤维素均降低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动脉硬化指数值以及肝脏中总脂肪、甘油三酯的浓度。纤维素粒度与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减小纤维素粒度有利于增加纤维素对油脂和胆酸盐的吸附能力,提高纤维素降低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血脂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端莉  桂余  刘雄 《食品工业科技》2014,(17):252-257,270
发芽后的大麦中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得到很大提高,故以发芽大麦为原料,研制发芽大麦茶制备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水浸出物和感官评分两个指标综合考虑,设计L9(33)两个指标的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发芽大麦茶的最佳加工工艺:发芽时间3d,烘烤时间25min,烘烤温度170℃。此时的发芽大麦茶水浸出物含量为1.667g/100mL。烘烤温度和时间直接制约着大麦茶茶汤营养成分的损失,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营养成分损失量就越大。在最佳烘烤条件(170℃,25min)制作下,蛋白质(0.3%)、氨基酸(0.32%)、还原糖(6.32%)和β-葡聚糖(0.49%)含量较低,但此条件下有一部分可溶性物质增加,如可溶性糖(3.84%)和可溶性膳食纤维(8.90%),分别增长了8.3%和38.2%,且此烘烤温度和时间下其感官综合评价最佳,其麦香味浓、茶汤色泽棕黄透亮、滋味纯正,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3.
大麦在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及其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发芽大麦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还原糖、β-葡聚糖、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VB1和VB2的含量,研究发芽时间对大麦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总干物质有一部分降解,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均呈下降趋势;但可溶性低分子糖类、含氮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有很大提高,其中还原糖含量上升2.78%~14.3 6%,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8.15%,且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逐渐增加,赖氨酸增幅最大(32%)。与未发芽大麦相比,VB2含量增长了17.8倍;VB1含量变化不大;β-葡聚糖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膳食纤维增加。发芽过程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值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增加,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更加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标准计划,第一限制氨基酸由原来的赖氨酸转变为蛋氨酸+胱氨酸。结论:发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麦的营养价值,但对其在利用β-葡聚糖相关功能特性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陈兵  张端莉  覃小丽  刘雄 《食品科学》2015,36(14):76-80
采用感官评定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发芽大麦茶在不同贮藏温度(室温25℃、冷藏4℃、冻藏-20℃)和贮藏时间(3、6、9个月)条件下,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冷藏3个月发芽大麦茶的感官比其他贮藏条件较优,而且低温冷藏有利于形成和有效保留发芽大麦茶的香气成分;而发芽大麦茶在室温和冻藏条件下的特征风味物质含量一直在降低,贮藏后期(6~9个月)酸、醇、萘类物质增加,有不愉快的味道。发芽大麦茶适宜的贮藏条件为冷藏(4℃)短期贮藏(0~3个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