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是活体致病菌检测的"金标准",但往往程序繁杂、耗时长。该文主要论述基于核酸[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信使PCR检测法]及噬菌体(噬菌体扩增法、噬菌体扩增与PCR/qPCR结合法、免疫测定或酶测定法及电化学噬菌体生物传感器法)两类非细胞培养的活菌检测方法,并对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方面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讨论,特别是基于噬菌体的方法,与传统检测相比在检测速度、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具有关键优势。  相似文献   
2.
迄今,尚没有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完成共轭亚油酸所有异构体的分离和测定工作。共轭亚油酸检测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紫外检测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和核磁共振法,其中13CNMR色谱法是比较好的检测技术,因对每一种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2个双键上的4个碳原子有其各自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效及其在乳品中的强化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共轭亚油酸(CLA)在抗癌、降低血清胆固醇、强化免疫、促生长、抑制脂肪沉积等的方面的生理作用;阐述了乳及其制品中共轭亚油酸产生的特点;讨论了发酵乳制品中影响共轭亚油酸产生的各种因素以及菌株产生亚油酸异构酶的条件,比较了不同来源的乳酸菌产共轭亚油酸的能力和在乳中的强化模式;最后比较了常用的共轭亚油酸检测分析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4.
食源性致病菌全基因组测序及全球数据共享平台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用于监测食源性致病菌和暴发调查的分子分型技术迅猛发展,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正逐渐显露出其重要性。在食品贸易全球化背景下,急需建立食源性致病菌与人类感染间联系的详尽认识,从而精确监测并减少其发生。在该方面,WGS的精确性明显优于之前的分析工具。本文主要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为例,阐述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情况和感染暴发调查现状,强调WGS在食源性疾病溯源方面的价值,概述用于数据生成和分析的技术,着重介绍WGS在全球食源性致病菌分型领域的实际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抗菌剂具有天然、无害及清洁标签的优点,既能满足消费者对最低限度加工食品的需求,又能抑制微生物活性。该文对抗菌剂辅助热处理的方法进行综述,以微生物检测的培养基(缓冲溶液、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和脑心浸液肉汤)和食品基质(果蔬汁、新鲜及鲜切果蔬、萨尔萨辣酱和蛋液)为线索,着重介绍天然抗菌剂和温和热处理对食源性致病菌灭活的协同影响及机理,合理应用这一技术可以降低新鲜农产品等食品中潜在的微生物风险,为解决全球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抗真菌活性及其抑制真菌毒素的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讨论了乳酸菌抗真菌的活性及其清除真菌毒素的3种可能机制,即①乳酸菌通过对霉菌生长的直接抑制,从而抑制真菌毒素的形成;②通过产生代谢产物抑制真菌菌株或降解真菌毒素到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化合物,以此降低真菌毒素的危害;③借助乳酸菌细胞壁与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物理结合来清除介质中的毒素危害。乳酸菌的抗真菌活性和清除霉菌毒素的能力显然受到菌株、细胞浓度、细胞处理方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新型发酵乳菌株筛选过程中应该考虑乳酸菌菌株的抗真菌活性及其清除真菌毒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