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5篇
轻工业   29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聚苯硫醚(PPS)的氧化机理、抗氧剂的抗氧机理,以及抗氧剂在PPS改性中的应用;综述了抗氧剂改性PPS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抗氧剂改性PPS的发展前景;提出选用抗氧剂与PPS共混改性原则,将抗氧剂组装到纳米粒子,再复合至PPS材料,协同改善了PPS的热氧化稳定性,是今后的一个研发方向,并应进一步探究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及提升PPS复合材料的综合耐热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再利用技术的发展是促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根本。本文从纺织品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着手,综述了近年来废旧涤棉类纺织品再利用技术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后得出:涤棉类织物再利用技术发展较快;物理法从简单的机械利用向物理熔融和溶解多元化方向发展;化学法从传统的造纸或降解向生物质材料应用方向发展;生物酶解技术也得到了关注。另外,涤棉混纺织物从只利用涤纶或棉纤维的单一模式向综合利用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融入到废旧涤棉织物再利用技术上来。目前,一些研究方法虽已初步应用,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再利用情况仍不乐观。  相似文献   
3.
废旧棉纺织品产量日益增长,加大环境压力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棉纤维作为含碳量较高的纤维素纤维,其回收利用前景广阔。磷酸法低耗环保、节约资源,是棉纤维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回收的废旧棉纤维的应用着手,介绍了磷酸在废旧棉纤维回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秋葵蛋白黏胶纤维回潮率、膨松度、抗炎性的测试分析,利用秋葵蛋白黏胶纤维纯纺织物和秋葵蛋白黏胶、棉混纺织物进行对比,包括透湿性、导水性、透气性、保温性、缩水性等。结果表明:秋葵蛋白黏胶纤维回潮率、膨松度比普通黏胶纤维好,吸湿性较好;纯纺织物吸湿透湿性、导水性均优于混纺织物,并具有优良的热湿舒适性,缩水率较大;具有一定抗炎作用,亲肤性好,安全舒适,适用于婴幼儿贴身装、高档内衣及医疗织物等。  相似文献   
5.
采用稀硝酸氧化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表面修饰。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样品的形貌与结构,采用Boehm滴定法测定了MWNTs表面的羧基含量。结果表明,经稀硝酸表面修饰后,MWNTs的晶体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并没有影响其石墨结构,在MWNTs的表面引入了—COOH基团。  相似文献   
6.
 为了纺制高品质的聚乳酸长丝,采用熔融纺丝方法,优化切片干燥工艺,并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纺丝温度、纺丝速度、拉伸倍数、拉伸温度)对聚乳酸长丝性能(粘均分子量、取向、机械性能等)的影响关系,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纺丝工艺。结果表明:最优的切片干燥工艺为:分两阶段进行干燥,第一阶段由室温逐步升温至60-65℃,停留3-4h预结晶,第二阶段逐步升温至100℃干燥15h,最终切片含水率低于0.005%。最佳纺丝工艺为:纺丝温度195℃、纺丝速度1000m/min、拉伸倍数为3、拉伸温度T1/T2/T3=72℃/80℃/82℃。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法选择了APG/EL-20乳化分散体系,解决了HPTP颗粒大、分散性不好的问题。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法等方法测试了阻燃黏胶纤维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纤维断面上有分布均匀的绒毛状结构;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其阻燃效果明显增强,经30次水洗测试仍保持阻燃效果。制备的黏胶纤维,第一次分解温度减少约20℃,分解速度加快;二次炭化时变得困难,第二次分解速度变缓,炭化温度提高约30~50℃;纤维燃烧后表面生成炭化层,保留了纤维的结构;阻燃黏胶纤维强力比常规阻燃黏胶纤维大,但比普通黏胶纤维有一定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改性前后细绵羊毛的性能差异。经过测试,发现改性后的细绵羊毛与改性前相比,细度、单纤强力、平均卷曲弹性率、表面摩擦性能、抗菌性等相关性能有较大改善,单纤维伸长率、平均卷曲度等性能指标反而比改性前更差。  相似文献   
9.
将采用原位聚合法自制的核-壳型碳微球(CMS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微胶囊(PCMSs)作为阻燃剂,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阻燃PCMSs/PET功能纤维。通过扫描电镜、声速仪、强伸仪、极限氧指数仪等测试设备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阻燃剂的阻燃功能纤维的结构及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当阻燃剂PCMSs的质量分数为0.6%时,PCMSs在PET纤维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良好,此时纤维表面较为光滑,同时具有优良的吸湿性能和阻燃性能,但其力学性能稍低于PCMSs质量分数为0.2%时的PCMSs/PET纤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并利用原位聚合法将聚苯胺(PAN)包覆在碳微球(CMSs)上,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得阻燃聚苯胺包覆碳微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CMSs-PAN/PET)。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热重和氧指数仪等,对其形貌结构、分散性、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包覆后的CMSsPAN与原始CMSs相比,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提高,CMSs-PAN/PET的拉伸强度比CMSs/PET提高了28.1%;与纯PET相比,CMSs-PAN/PE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其极限氧指数达到32.1,提高了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