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92篇
电工技术   109篇
综合类   176篇
化学工业   339篇
金属工艺   107篇
机械仪表   112篇
建筑科学   212篇
矿业工程   53篇
能源动力   60篇
轻工业   381篇
水利工程   124篇
石油天然气   132篇
武器工业   19篇
无线电   1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5篇
冶金工业   77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2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氯化镍为镍源,次磷酸钠为磷源,合成活性组分NiP,再通过干混法制备出正己烷异构化新型催化剂NiP/Hβ;采用XRD、FT-IR、NH3-TPD以及H2-TPR等手段分析该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NiP在载体上的分散程度。在温度为280 ℃、正己烷质量空速为1 h-1、氢压为2 MPa、氢/油摩尔比为3条件下,考察了4%NiP/Hβ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活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正己烷转化率超过80%,异构烷烃收率70%左右、选择性可维持在90%。另外,剖析了NiP/Hβ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视觉里程计(Visual Odometry)作为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的一部分,主要通过相机传感器获取一系列拥有时间序列图像的信息,从而预估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建立局部地图,也被称为前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实际成果,它对于无人驾驶、全自主无人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经典视觉里程计技术框架模块中的各类算法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新颖的视觉里程计技术(VO)的研究和论文进行了总结,按照技术手段不同分为两大类——多传感器融合的视觉里程计(以惯性视觉融合为例)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里程计.前者通过各传感器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VO的精度,后者则是通过和深度学习网络结合改善VO的性能.最后通过比较视觉里程计现有算法,并结合VO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视觉里程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混合能够强化物质的传质、传热过程,液体因为良好的流动性成为最常用的混合介质,与液体相关的气-液、液-固、液-液等液相非均相混合过程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混合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结合技术文献资料,列举了常见混合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合,结构参数、流体物性等参数对混合传质的影响,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的概况,综述了气-液、液-固、液-液混合技术研究的对象、目标、方式、方法、技术手段以及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焉耆干红辣椒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干燥方式与筛选目数对辣椒红素得率及色价的影响机制,从而确定最优化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辣椒红素的得率和色价随着粒径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表面能增加,浸出速度加快,提取效率增加,但是粒径过小会造成颗粒表面积过大,吸附作用增强,从而降低扩散速度,阻碍辣椒红素色素浸出,从而确定最优化筛选目数为20目。原料通过热风干燥(70℃、4 h)所提取的辣椒红素的得率和色价分别为1.23%、68.20,优于真空冷冻干燥最优化条件(48 h)下的1.00%、55.78。综合考虑辣椒红素产业化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最优预处理工艺选择热风70℃条件下干燥4 h。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可视化的细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检测方法,为其基层检测的展开提供依据和便利。方法: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胶体金侧向流试纸条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combined with a lateral flow dipstick,RPA-LFD),辅以手持式胶体金读数仪;根据mcr-1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RPA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和体系的优化,以及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模拟食样试验和实际样品试验,成功建立了可视化定量检测细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RPA-LFD方法。结果:在引物浓度400 nmol/L,引物比例1:1时,该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Mg2+浓度14.0 mmol/L,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20 min;灵敏度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0.117x+0.051,定量限为101~108 copies/μL,检出限为101 copies/μL,比PCR法低一个数量级且模拟样品检出结果与PCR法一致。利...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抗性淀粉制备新途径,提高大米特别是碎米资源的利用价值,以大米淀粉为原料,水相法制备大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淀粉),以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为考察指标,探讨反应温度、反应pH、酸酐滴加时间和淀粉浆浓度对DS和RE的影响。对OSA淀粉进行湿热处理,探究湿热处理时间对抗性淀粉含量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制备OSA淀粉适合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 ℃、反应pH为9.0、酸酐滴加时间为4 h、淀粉乳浓度30%,此条件下得到的OSA淀粉DS为1.3915,RE为78.2%。将此条件获得的OSA淀粉湿热处理18 h,抗性淀粉含量从25.2%增加至42.2%。在模拟胃肠道中消化水解率为58.8%。  相似文献   
7.
二氯喹啉酸药害给烟叶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为明确烟草二氯喹啉酸药害的发生机制,对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ACS)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对二氯喹啉酸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烟草共有26个ACS基因。染色体定位分析显示,23个ACS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3个定位在scaffold上。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ACS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进化分析表明,ACS蛋白进化形成3个类别。序列比对显示,ACS氨基酸序列含有家族保守结构域和活性位点。启动子分析发现,ACS基因启动子区含有脱落酸、茉莉酸、水杨酸、生长素和赤霉素5种激素反应共10种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分析显示,大部分ACS家族成员均受二氯喹啉酸诱导而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为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牡蛎壳粉对重金属铅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采用二甲酚橙显色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离子的浓度,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改性牡蛎壳粉添加量与铅离子初始浓度这五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50 mL铅离子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吸附铅离子的最佳条件为改性牡蛎壳粉0.40 g、吸附温度80℃、pH值为6、吸附时间20 min,吸附率达59.84%.  相似文献   
9.
用于黑曲霉遗传操作的筛选标记基因非常有限,而基因改造往往涉及诸多基因的敲除或表达,有限的筛选标记基因难以满足需要。该文构建了以pyrG为筛选标记的黑曲霉遗传转化系统,并利用该系统使红色荧光蛋白rfp在黑曲霉中成功表达。首先,运用同源重组原理完全敲除pyrG基因,在含有5-氟乳清酸和尿苷/尿嘧啶的培养基平板进行筛选,获得1株稳定遗传的尿苷/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黑曲霉ng-1。然后构建了以pyrG作为回补标记,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启动子gpdA来调节rfp基因表达的质粒,将质粒转入农杆菌AGL1并侵染黑曲霉菌株ng-1,成功获得了黑曲霉rfp表达菌株,表明pyrG筛选标记可成功用于黑曲霉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10.
石油沥青质组成复杂,氢/碳原子比低,硫、氮等杂原子含量高,给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处理带来困难,究其原因是石油沥青质分子结构复杂,极易发生超分子聚集,形成聚集体。目前对沥青质超分子聚集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并被石油化学工作者广泛接受。沥青质超分子聚集是通过电荷转移作用、偶极作用以及氢键作用形成沥青质分子之间的缔合,这些弱相互作用在石油体系的分子间普遍存在,实现沥青质聚集体的解聚是重质油高效轻质化的基础。研究表明,采用化学方法改变沥青质分子结构或采用物理方法改变沥青质物理状态,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沥青质聚集体解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