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轻工业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糖对鱿鱼中氧化三甲胺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鱿鱼高温氧化三甲胺(TMAO)热分解的内源刺激因子,从热分解动力学角度研究还原糖对TMAO热分解生成甲醛、二甲胺(DMA)和三甲胺(TMA)的影响。高温条件下鱿鱼中TMAO降解生成甲醛、DMA和TMA,而还原糖也表现表现下降。通过体外筛选,发现7种还原糖的添加能显著促进鱿鱼上清和TMAO-Fe(Ⅱ)体系中甲醛的产生,其中半乳糖的刺激作用最强,且对鱿鱼上清和TMAO-Fe(Ⅱ)体系中TMAO热分解产生FA、DMA和TMA也表现相似的促进作用。比较研究了TMAO-Fe(Ⅱ)和TMAO-Fe(Ⅱ)-Gal的热分解动力学,发现FA、DMA、TMA和TMAO含量变化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TMAO热分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观活化能高于第二阶段,半乳糖的添加能明显降低活化能。因此,为了控制鱿鱼TMAO分解生成甲醛,在鱿鱼制品加工过程中应降低半乳糖等还原糖的添加。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将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丹皮提取物和茶多酚保鲜剂进行复合,应用于冷藏大菱鲆鱼块的保鲜,研究其协同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丹皮提取物和茶多酚复合保鲜处理的大菱鲆鱼块感官品质劣变缓慢,细菌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含量、K值均显著低于丹皮提取物处理组、茶多酚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复合处理组鱼肉的货架期比对照组延长约9 d,比丹皮提取物处理组延长6~7 d,比茶多酚处理组延长2~3 d,且对鱼肉颜色无显著影响(P0.05)。丹皮提取物与茶多酚复合具有协同保鲜效果,能够有效地减缓冷藏大菱鲆鱼块的腐败变质速率,保持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蛋白组学及其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即是蛋白组学研究,蛋白组学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有望成为用来解决生命科学领域中诸多问题包括食品品质与安全等食品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蛋白组学为食品科学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即蛋白质组分分离、蛋白质组分鉴定、利用蛋白质组信息学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综述了蛋白组学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真空浸渍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真空浸渍(VI)是将真空技术引入传统的浸渍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它能快速地将外部溶液渗入到动、植物组织的结构中,从而改变食品的组分.真空浸渍在果蔬加工中可以有广泛的应用,并有它特殊的优点.本文介绍了果蔬真空浸渍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该技术近年来用于果蔬加工业的重要进展,最后对真空浸溃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励建荣  朱军莉 《食品科技》2008,33(3):217-220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是一种分析微生物区系的分子指纹技术.概述DGGE的基本原理、发展和应用现状,着重阐述该技术在评价发酵食品的细菌群落组成和动态变化、区分发酵食品、控制食品质量、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等食品微生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展望了DGGE技术在食品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秘鲁鱿鱼丝加工过程甲醛产生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秘鲁鱿鱼丝加工工艺中甲醛含量变化的测定,确定了甲醛升高最快的蒸煮和焙烤工序为关键控制点。对解冻及工序进行了条件的优化实验,最终确定为流水解冻,蒸煮条件为90℃、4min,焙烤条件为125℃、5min。改进后的工艺能有效地控制鱿鱼丝甲醛含量,使其成品的甲醛湿基含量为8.7mg/kg,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分解菌BSX5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透明圈法从袋装降解的笋干中分离到一株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 该菌株呈长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产芽孢,命名为BSX5.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该菌株与Bacillus subtilis的同源性为99%,系统发育树分析与Bacillus subtilis遗传关系最近,确定该菌株为Bacillus subtilis. 采用以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底物,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BSX5菌株的酶活力,结果最适产酶时间为8-12 h,最适产酶温度为50 ℃,最适产酶pH值为5.5~6.5.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鱿鱼制品贮藏过程中内源性甲醛的调控技术,在秘鲁鱿鱼丝加工的复水工序分别浸泡水、0.15%茶多酚及复合甲醛抑制剂——0.05%茶多酚和5 mmol/L柠檬酸,采用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制品。通过分析鱿鱼丝制品25℃贮藏过程中营养指标、氧化三甲胺分解产物、TVB-N含量和色差,评价真空包装结合茶多酚(TP)和柠檬酸(CA)甲醛抑制剂对秘鲁鱿鱼丝货架期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鱿鱼丝在室温贮藏过程中发生明显的水分损失,高含量的氧化三甲胺转化为二甲胺和甲醛,褐变反应(P0.05)。相对于普通包装,真空包装能显著降低鱿鱼丝贮藏过程中水分损失和蛋白质分解,抑制氧化三甲胺降解和美拉德反应(P0.05),而对TVB-N的积累无显著影响。添加两种甲醛抑制剂,能显著抑制鱿鱼丝中甲醛和二甲胺的生成,并有效降低鱿鱼丝中TVB-N的形成(P0.05);0.15%茶多酚影响鱿鱼丝的色泽。真空包装结合0.05%茶多酚和5 mmol/L柠檬酸复合甲醛抑制剂,对保持鱿鱼丝贮藏品质,抑制氧化三甲胺降解和美拉德反应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氯化钙(CaCl_2)对食品腐败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生物被膜形成特征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法、菌体计数、苯酚-硫酸法、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Ca~(2+)对荧光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形成、多糖分泌、被膜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 Ca~(2+)刺激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随着浓度增加被膜形成增强,其中1 mmol/L促进最明显,而高于10 mmol/L作用减弱,并且Ca~(2+)不影响浮游细菌生长;同时,0.1 mmol/L和1 mmol/L Ca~(2+)对胞外多糖、薄膜和泳动性均呈现促进效果,而高浓度下呈现抑制;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荧光假单胞菌对照组、1 mmol/L和20 mmol/L Ca~(2+)处理组的成熟生物被膜厚度分别为20.0、40.0μm和25.0μm,其中添加1 mmol/L Ca~(2+)显著增加PF07被膜厚度、菌体和胞外聚合物分泌量,使被膜结构更致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1 mmol/L Ca~(2+)刺激菌体黏附素lapA、藻多糖alg、鞭毛flgA基因表达量增加3~4倍,并且Ca~(2+)均显著刺激AHLs合成酶luxI基因的表达,提示Ca~(2+)影响生物被膜与群体感应密切相关。可见,食品介质中CaCl_2通过影响菌体黏附行为、胞外分泌物、基因表达导致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特征和结构的改变,该研究为复杂的食品介质中腐败菌生物被膜形成和黏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大黄鱼来源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中分子伴侣Hfq的功能,对具有强致腐能力的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B-19中hfq基因进行敲除,比较野生株(wide type,WT)和敲除株(knock out,KO)在生长速率、群体感应、抗逆境以及对灭菌鱼汁致腐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B-19中存在1 个hfq基因,其基因表达水平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在30 ℃培养条件下,WT株和KO株的生长速率接近,但在4 ℃培养条件下,与WT株相比,KO株的生长出现明显迟滞且稳定期的细胞密度较低;WT株与KO株分泌信号分子的能力相近,但KO株表现出较低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胞外蛋白酶活性,而且接种KO株的灭菌鱼汁也产生较少的挥发性盐基氮和三甲胺;此外,KO株对盐分、营养、重金属、消毒剂等胁迫条件更为敏感。上述结果表明Hfq参与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B-19株的多种代谢调控,影响细菌的生长、群体感应、致腐能力、抗逆境能力等,即Hfq是一种全局性调控因子,整体调节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B-19的诸多生理活动。本实验为波罗的海希瓦氏菌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和海产品中微生物的致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