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8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粳性黄米品种的品质进行评价。方法:以21个粳性黄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营养成分、糊化特性、蒸煮特性及质构特性,分析品质差异及指标相关性,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质构特性、粗脂肪含量、回生值、破损值、最终黏度在品种间差异较大,起糊温度和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是较为稳定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变量72.04%的信息,筛选出最终黏度、回生值、硬度和黏附性为关键指标,根据综合得分评价出粳性黄米品种的综合品质优劣。结论:陇糜10号、内糜9号、陇糜8号、榆糜3号、宁糜13号的综合品质最优,最终黏度、回生值、硬度和黏附性可作为粳性黄米品质的代表性指标,用于指导黄米品种筛选。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植物油室温氧化过程中自由基的变化,以亚麻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4种植物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顺磁共振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自由基及氢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亚麻籽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在室温氧化过程中主要产生烷基自由基(R·)、烷氧自由基(RO·)、烷过氧自由基(ROO·)以及其它未知自由基(DMPO-X),其含量各有不同。亚麻籽油和花生油中各自由基含量排序为DMPO-X>RO·>R·>ROO·,葵花籽油中各自由基含量排序为RO·>DMPO-X>R·>ROO·。茶籽油在室温氧化过程中主要产生3种自由基,其含量排序为RO·>DMPO-X>ROO·。4种植物油的1H NMR谱的化学位移无明显变化,其氧化前、后各特征峰峰面积发生变化,二级氧化产物的特征峰未检测到,4种植物油处于氧化初级阶段。以亚麻酸为主或以亚油酸和油酸为主的植物油在室温氧化过程中主要产生DMPO-X;以亚油酸或以油酸为主的植物油在室温氧化过程中主要产生RO·。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小粒大豆全粉理化与功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高原12种小粒大豆为试验材料,以大粒黄豆为对照,对小粒大豆全粉理化特性和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小粒大豆的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灰分质量分数分别在40.21%~43.74%、14.20%~16.90%、18.74%~20.18%和4.00%~4.74%;不同小粒大豆豆粉之间的理化特性和功能特性有差异,小粒大豆豆粉的ΔE值、堆积密度、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在21.18~24.17、0.52~0.61 g/m L、3.74~4.66 g/g、37.59%~50.20%、1.47~1.95 g/g、0.78~0.95 g/g、34%~46%和85%~97%之间。与对照相比,12种小粒大豆脂肪含量较低,但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12种小粒大豆豆粉具有较高的吸水性指数和吸水能力,但水溶性指数和吸油能力较差,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食用杂豆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杂豆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受到国内外消费人群的普遍关注。以花芸豆、豇豆、小利马豆、小扁豆、鹰嘴豆、小红芸豆、红芸豆、小黑芸豆、小白芸豆和绿豆10种食用杂豆为试验材料,研究食用杂豆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食用杂豆的总酚含量在9.49~47.60mg/g之间,其中,小扁豆总酚含量最高。杂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不同杂豆抗氧化能力有差别。杂豆对DPPH·和·OH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加入量和清除作用之间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小扁豆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最高。小黑芸豆和小利马豆对·OH清除能力较强。不同杂豆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与其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杂豆相比,小扁豆、小红芸豆、小黑芸豆和花芸豆抗氧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薯片在油炸过程中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薯片在油炸过程中品质变化,以不同油炸时间马铃薯片为研究对象,测定马铃薯片的品质变化,观察其微观结构并对马铃薯片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油炸时间的延长,马铃薯片的水分含量降低,含油率升高,脆度变化较大;马铃薯片表面淀粉颗粒糊化逐渐形成凸起和空隙,由于外皮壳的保护作用,空隙先在横断面中出现,薯片内部空隙多于其表面;通过比较脱脂前后薯片,表明薯片与煎炸油之间以物理作用为主;随着薯片贮藏时间的延长,薯片中油脂的酸值、过氧化值和羰基值逐渐增大,根据Arrhenius方程预测薯片在20℃的货架期约为102d。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兰州拉面对小麦籽粒质量性状的要求,依据黄淮冬麦区70个冬小麦品种制作兰州拉面的"制作过程评价总分"和"产品感官评价总分",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小麦品种分类,比较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主要籽粒质量性状的差异和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主要籽粒质量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优质兰州拉面对小麦品种籽粒质量性状要求为:容重≥790 g/L,籽粒色泽b*值21~22,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13.0%~14.0%,湿面筋质量分数28%~30%,小麦粉破损淀粉含量18.0~22.0 UCDc,峰值黏度≥490 BU,衰减值≤80 BU。研究结果可以为小麦育种家培育兰州拉面专用小麦品种,拉面专用粉生产原粮选择,餐饮业拉面面粉选择,拉面专用粉的标准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鹰嘴豆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脂鹰嘴豆粉为材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鹰嘴豆蛋白,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鹰嘴豆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碱溶酸沉工艺参数对鹰嘴豆蛋白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pH值>液料比>提取时间。鹰嘴豆蛋白碱溶酸沉提取优化工艺参数:pH11.0、液料比17.7:1(mL/g)、提取时间88.4min、提取温度20℃,蛋白提取率达到82.33%。所得鹰嘴豆蛋白提取回归模型高度显著(R2=0.9630),拟合性好,可用于预测蛋白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以花芸豆、豇豆、小利马豆、小扁豆、鹰嘴豆、小红芸豆、红芸豆、小黑芸豆、小白芸豆和绿豆10种食用豆为试验材料,湿磨法提取豆类淀粉,采用改进的Englyst法测定食用豆粉及其淀粉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食用豆粉的消化特性有差别。生的食用豆粉的RDS、SDS和RS质量分数分别为4.3%~16.6%、17.3%~29.6%、55.0%~78.0%;蒸煮后的RDS、SDS和RS质量分数分别为61.2%~70.6%、2.3%~9.0%、24.0%~34.0%;蒸煮后食用豆粉的RS含量明显低于生的豆粉。生的食用豆淀粉的RDS、SDS和RS质量分数分别为8.1%~18.0%、10.8%~27.1%、56.2%~80.8%;而蒸煮后的RDS、SDS和RS质量分数分别为80.6%~91.3%、0.7%~8.7%、8.0%~11.0%。食用豆粉的RS含量显著高于淀粉,表现出高的抗消化性。蒸煮后食用豆粉及其淀粉的水解速率和水解程度明显高于原豆粉及淀粉,蒸煮熟化促进了消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锐孔法制作食醋微胶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液态发酵醋为材料,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作食醋微胶囊,研究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食醋酸度、操作温度4个参数对食醋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操作温度(x4)、海藻酸钠浓度的二次方(x12)、食醋酸度(x3)和操作温度(x4)的交互作用(x3x4)对包埋率的影响极显著。优化回归模型为y=47.78+2.10x1+4.37x4-4.14x12+1.70x22-4.01x3x4,可用于预测食醋微胶囊的包埋率。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0g/L、CaCl2浓度5g/L、食醋酸度4%、操作温度为45℃,包埋率可达75.52%。食醋胶囊为米黄色,颗粒圆整,大小均匀,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弹性。  相似文献   
10.
枳椇子理化特性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开发枳椇子资源,利用常规分析和仪器分析对枳椇子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枳椇子三维尺寸长、宽、厚分别为4.05 mm、3.66 mm、1.82 mm,千粒重为16.8 g,含仁率为45.66%、容重为765.1 g/L。枳椇子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为:粗纤维53.45%、粗蛋白15.79%、碳水化合物10.95%、粗脂肪8.03%、灰分2.08%。枳椇子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占29.1%。枳椇子灰分中常量元素(钾、镁、钙、钠)占98.7%,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占1.3%。枳椇子油的亚麻酸、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其中亚麻酸质量分数高达45.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