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83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55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18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卷烟纸产品属性鉴别检验的要求,研究了卷烟纸与其他外观形态相似的薄页纸张的阴燃性能和助燃剂钾元素含量,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各类纸张的差异,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卷烟纸和其他外观形态相似的普通薄页纸张的燃烧状态、阴燃长度和助燃剂钾元素含量均有明显差异,能够通过阴燃性能和钾元素含量区分卷烟纸和其他外观形态相似的普通薄页纸张。  相似文献   
2.
深层气井开发过程中存在油管柱泄漏失效导致的油套环空异常带压现象,易造成气体泄漏、井口顶升和管柱损坏等事故,威胁井筒安全。与传统井下测井方法相比,采用地面诊断技术可快速判断油管泄漏程度,精准定位井下泄漏点,避免生产管柱扰动,实现对井筒潜在风险的“早发现,早识别”。首先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建立泄漏点深度求解模型,其次采用小孔模型描述气体泄漏过程,构建基于环空体积相容性原则的气体聚集增压模型,应用控制变量法对环空带压敏感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泄漏点深度和当量尺寸差异,结合环空泄压恢复测试曲线特征,将油套环空起压规律划分为4类典型模式。以案例井参数为例,油管柱泄漏失效条件下引发的油套环空带压按物理过程划分为管柱小孔泄漏、气液两相运移和气穴聚集增压3个阶段,随着时间推移,油套环空压力和气体体积逐步上升,泄漏速率逐渐降低,直至泄漏点内外侧压力平衡时趋于稳定,其中“浅部大孔、高压快升”的起压模型风险等级最高;经过反演计算,案例井油套环空压力值26.1 MPa,泄漏点当量尺寸2.1 mm,最大泄漏速率0.20 m3/min,井筒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建议采用机械修补、化学堵剂等方式进行密封堵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反应性阻燃剂DOPO(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和二乙醇胺对邻甲基酚醛环氧树脂进行接枝改性,然后用冰乙酸中和后制备得到阻燃环氧树脂乳液。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DOPO接枝环氧树脂反应的影响;考察二乙醇胺用量、中和度等因素对环氧树脂水性化结果的影响;通过燃烧法、LOI值和热重表征制备得到阻燃环氧树脂乳液固化物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三苯基磷用量为环氧树脂2.0%(wt),150℃条件下反应4 h为DOPO接枝改性的最优条件。二乙醇胺改性环氧树脂水性化开环率为25.0%,中和度为95.0%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能优良的阻燃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当树脂磷元素质量含量为3.0%时,其固化物LOI值可以达到39.2,700℃残碳率达到30.0%(wt),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4.
准确模拟化T操作单元对实际生产、故障诊断、参数调节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使用PROII、AspenPlus和ltysys三种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苯塔操作单元进行工艺模拟研究,探讨适合实际生产的模拟软件及热力学方法,以便指导实际生产、优化操作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5.
由于光照强度、光伏阵列温度、负载时时变化,使光伏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点也发生变化,需采用适当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提高光伏转换率。提出固定电压法与改进的电导增量法结合的MPPT方法,先采用固定电压法将光伏阵列的工作点调整到最大功率点附近,以保证跟踪的快速性;而后利用变步长的电导增量法,使工作点电压与最大功率点电压近似相等。仿真结果表明,固定电压与电导增量法结合追踪最大功率点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减少了在最大功率点振荡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吸水树脂(SAP)对高水胶比普通预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P的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外加剂的掺量,比普通预拌混凝土约提高0.1%~0.2%。SAP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后期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略高。SAP对预拌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有较好的补偿作用,有助于降低开裂风险。对比了内养护预拌混凝土,膨胀剂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在高温炎热环境条件下的道面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内养护混凝土应用效果良好,而膨胀剂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地坪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裂,显示出内养护技术对于解决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开裂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南海东部某油田隔水导管腐蚀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南海东部某油田隔水导管腐蚀失效行为,便于确定该海上油田隔水导管腐蚀类型,分析其腐蚀特点,指导其防腐处理,从而改善海上油井生产现状,延长油井生产年限,提高油井产能。方法 基于废弃隔水导管宏观分析的初步判断,对隔水导管的材质、腐蚀形貌、腐蚀程度与产物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 该海上油田隔水导管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均符合API Spec 5L标准。SEM及体式照片显示,外壁比内壁腐蚀更严重。内壁发生了轻微腐蚀,以均匀腐蚀为主;外壁发生了局部腐蚀,点蚀坑深度在115 μm左右,且出现了微裂纹,裂纹宽度在150 μm左右,表明X56隔水导管具有一定的SCC倾向。EDS分析显示腐蚀产物主要元素为Fe和O,二者质量总和超过75%。XRD分析确定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γ-FeO(OH)。对比防腐涂装和未涂装挂片腐蚀形貌,合金和有机防腐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可有效地隔绝腐蚀介质与金属本体的接触,阻止腐蚀反应发生。结论 海上油田隔水导管的腐蚀过程以吸氧腐蚀为主。内壁以均匀腐蚀为主,腐蚀较轻微;外壁发生了局部腐蚀,且出现了微裂纹。合金和有机防腐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可推广至现场,有效延长油井生产年限。  相似文献   
8.
南海乐东区域是典型的卸载型高压区域,常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在该区域的适用性较差,现场钻井作业面临井涌、井喷等风险。为建立适用于乐东区域的地层压力预测模型,利用人工岩心开展室内声波测试实验,分别建立了声波波速与有效应力、岩性和泥质含量的函数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声波波速与有效应力呈指数型关系,声波波速与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平方根呈现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建立了改进的Bowers地层压力预测模型。改进的Bowers模型克服了原模型中只针对泥页岩地层进行压力预测的限制,可以对砂泥岩地层开展地层压力预测;同时克服了原模型卸载方程中当有效应力无限趋于0,声波波速趋于海水波速的理论缺陷。现场应用表明,改进的Bowers地层压力预测模型在乐东区域的预测结果平均误差仅为2.6%,该模型在乐东区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在水溶性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存在下,以乙醇为助溶剂,通过种子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无皂含氟核壳苯丙乳液。考察了水溶性阳离子单体DMC和乙醇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聚合物乳液乳胶粒形貌及涂膜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并讨论了无皂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和聚合过程。结果表明,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当DMC的质量分数为6.0%,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釜液)时,可以得到稳定的阳离子核壳结构含氟乳液,无皂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是先以均相成核方式后继续以低聚物成核方式进行,最终形成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0.
The plasma facing component in HL-2A has been damaged seriously after disruption,and for this reason its operation is suspended for maintenance.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a and plasma configurations,calculated by the current filament code(CF-code) using the plasma parameters measured by diagnostics and the signals of the magnetic probes,confirm that the first wall is damaged by the synergetic effects of runaway electrons and disruption induced by a vertical displacement event(VDE).When the plasma column is displaced upward/downward,the strong runaway electrons normally hit the baffle plate of the MP 3 or MP 1 coil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vertor during the disruption,causing the baffle plates to be holed and wrinkled by the energetic runaway current,and water(f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 baffle plates) to leak into the vacuum vessel.Another disastrous consequence is that bellows underlying the baffle plate and outside the coil of MP 3 for connecting two segments of the jacket casing pipe are punctured by arcing.The arc may be part of the halo current that forms a complete circuit.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a are indirect but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 halo current during the disruption and VDE,though the halo current has not been measured by the diagnostics in the HL-2A tokama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