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轻工业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1.
杜仲一年生枝条制浆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杜仲的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学参数,结果表明,杜仲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较低,纤维长宽比较大、壁腔比小,是良好的制浆造纸原料。在最高温度和液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以保温时间、用碱量、硫化度、蒽醌用量为蒸煮参数,进行L9(3^4)硫酸盐-蒽醌法正交试验初步研究了杜仲的制浆性能,优化的蒸煮工艺条件为:用碱量18%(NaOH计),硫化度24%(NaOH计)、蒽醌用量0.05%、保温时间90min。采用HP两段漂白后,白度达74%ISO以上,且漂白浆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张强  苏印泉  张京芳 《食品科学》2011,32(13):23-27
为研究杜仲叶抗氧化成分,深入开发杜仲叶资源,测定杜仲叶水提取物及其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和萃余相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抗氧化活性、金属离子络合力和还原力,并与抗氧化剂BHT、VE以及VC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同时测定杜仲叶萃取物中的总酚含量。结果发现: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萃取物总酚含量远大于水提取物,含量依次为465.1mg/g和286.4mg/g。二者在亚油酸乳浊液中抗氧化活性高于VE,接近BHT;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接近VC,显著高于BHT;正丁醇萃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接近VE;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三价铁离子还原力高于BHT和VC;但是所有样品对二价铁离子络合力均较低。此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可以富集杜仲叶抗氧化成分,杜仲叶提取物具有发展为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松萝酸的提取条件,研究了4个自变量对松萝酸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萝酸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5.00%、提取温度75.00℃、液料比29.00:2.00、提取时间4.50h,在此条件下松萝酸产量为8.05mg/g(计算值是为8.84mg/g),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可靠。  相似文献   
4.
制备生物柴油用高FFA花椒籽油的酸催化降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椒籽油为原料,采用硫酸为酸催化剂,探讨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及降酸工艺对降酸效果的影响。当催化剂H2SO4为油重的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h,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醇油比的增加,酸值逐渐降低。当摩尔比为20~35:1时,一次酸酯化降酸后,体系最终酸值均小于2mgKOH/g,可以满足制备生物柴油的要求。当醇油摩尔比为25:1,催化剂H2SO4为油重的2%,反应温度60℃,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初期酸值下降较快,反应1h后酸值降为1.35mgKOH/g。试验结果还证实,二次降酸能有效将花椒籽油酸值降至2mgKOH/g以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粗皮松萝(Usnea.montis-fuji)多糖的提取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关键因素,根据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的中心组合原理设计实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粗皮松萝多糖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立了松萝多糖提取含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松萝多糖提取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松萝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0h,液/料比40∶1。在此条件下,松萝粗多糖提取含量达到80.16mg/g,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比较吻合,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张强  苏印泉  李秀红 《食品科学》2011,32(15):126-129
研究陕西、四川和新疆产杜仲叶水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抗脂质过氧化活性、金属离子络合力和还原力、杜仲叶萃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以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VE和V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四川和陕西产杜仲叶水提取物自由基清除力、羟自由基清除力、金属离子络合力和还原力以及总酚含量均高于新疆产杜仲叶,但是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略低于后者。陕西与四川产杜仲叶水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样品特点相似,活性相近,新疆产杜仲叶与前两者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