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3篇
轻工业   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敏聚氨酯软段的结晶行为及其智能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溶液共聚技术制备了一种温敏聚氨酯材料,并对其软段的结晶行为以及智能响应特性和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敏聚氨酯具有典型的嵌段和微相分离结构,软段和硬段各具独立的结晶熔融转变温度(软段的结晶熔融转变温度定义为开关温度),且软段的结晶具有较好的热致可逆性。当温度低于开关温度时,软段具有完整的结晶形态,温敏聚氨酯膜的内部自由体积孔洞尺寸和透汽性均较低;当温度高于开关温度时,软段结晶完全熔融、消失,同时膜的内部自由体积孔洞尺寸和透汽性均明显增大,显示了温敏特性。温敏聚氨酯软段的相态转变决定材料的智能响应特性,并且这一过程可通过外界温度的改变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聚酯型和聚醚型聚氨酯的特点,用聚乙二醇(PEG)为亲水链段合成的聚醚型聚氨酯来改性聚酯型聚氨酯8080(一种合成革行业广泛使用的聚酯型聚氨酯),通过同系聚合物的共溶剂共混改性法,制备出了一种透汽性和机械性能均较优良的复合型聚氨酯。试验中探讨了聚醚型聚氨酯的含量和聚乙二醇亲水链段的分子链长(分别使用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00,2000,600的聚乙二醇作为亲水链段)对复合聚氨酯薄膜表面润湿性、透汽性、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为亲水链段的聚醚型聚氨酯可以提高聚酯型聚氨酯8080的透湿性,并且随着聚醚型聚氨酯含量和PEG分子链长的增加,复合聚氨酯薄膜的表面接触角降低,吸水率、透汽性和断裂伸长率增加,拉伸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原位杂化聚氨酯及其抗菌防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将纳米TiO2引入合成革用聚氨酯膜中,并对杂化薄膜的截面形态、抗菌防霉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机纳米TiO2颗粒在聚氨酯杂化膜中分布均匀,且其粒径与TiO2的含量有关.当TiO2的含量从0.25%提高到1.00%时,纳米TiO2的平均尺寸相应的由40-50nm增加到90-110nm.该杂化膜不仅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防霉(黑曲霉)性能.同时,纳米TiO2的原位引入对聚氨酯薄膜有增强、增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现代热分析仪如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差热分析仪(DTA),热重分析法(TG)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A)等在皮革涂饰材料结构和必能检测中的应用,它不仅使材料的性能得以量化,而且可以使分子设计的合理性得到验证,通过对材料多项性能的研究,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数,同时也为新型材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石碧  狄莹  何有节  范浩军 《化工学报》1998,49(Z1):43-50
在分析总结植物单宁化学结构特征、性质和优化利用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这类可再生植物资源更适宜的化工生产过程.并以此为例,阐述了天然产物资源精细化加工利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热分析技术在皮革涂饰材料结构和性能检测中的应用(Ⅱ)范浩军,石碧,彭必雨(四川联大皮革工程系成都610065)4动态热机械分析谱(DMA)DMA是由热力学分析法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用DMA可以定量测定试样在一振动的交变应力负荷下作为温度、时间和频率...  相似文献   
7.
铬鞣助剂OXD-I的应用工艺优化及高吸收铬鞣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变OXD-I铬鞣助剂的应用工序、用量、提碱终点的pH值以及铬鞣剂用量等应用条件,对OXD-I的应用工艺进行了优化。进而研究了OXD-I助剂与皮胶原、铬鞣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OXD-I助鞣的革坯的铬结合牢度,探讨了OXD-I的高吸收铬鞣机理。结果表明,OXD-I助剂的优化工艺为:2%的OXD-1在铬鞣前加入,KMC铬鞣剂用量为5%,鞣制终点pH值控制在4.0左右;废液中Cr2O3可降至0.18g/L,铬吸收率达到97.0%。革坯染色性能优良,丰满性良好,其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均能明显高于普通铬鞣革;OXD-I的高吸收机理为:OXD-I助剂先与胶原上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将羧基、羟基以及胺基等基团引入胶原纤维上。在鞣制过程中,助剂上羧基与胶原侧链羧基等共同与三价铬配位,形成了交联配位结合、单点配位结合以及环状螯合等不可逆结合,这些协同作用使OXD-I助剂具有很强的助铬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8.
9.
纳米级TiO2或SiO2的鞣革机理及鞣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聚合物或改性油脂作分散载体,可将纳米级粒子前驱体引入蛋白质纤维间隙中,纳米颗粒在蛋白质纤维间隙中分布均匀,其尺寸均在80~90nm之间。无机纳米粒子和蛋白质的有机-无机杂化作用可显著提高成革的湿、热稳定性,引入2%的纳米级TiO2收缩温度从68℃升高至86.9℃,引入3%的纳米级SiO2其收缩温度到达95.4℃。高表面活性TiO2或SiO2和精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侧基的-C=N-基团发生键合反应,并生成了新的化学键Si-C,同时前驱体水解产生的Si-OH和蛋白质分子的侧基CH-OH间也可发生缩合反应,是成革湿热稳定性提高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型醛酸鞣剂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戊二醛分子中引入羧基,即形成了醛酸,醛酸中的醛基可直接与蛋白质中的-NH2结合,而-COO-既可与-NH2作用又可与铬形成络合物,进一步促进了铬的吸收和交联,使成革更加丰满,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从而体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