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2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385篇
电工技术   820篇
综合类   731篇
化学工业   1182篇
金属工艺   430篇
机械仪表   705篇
建筑科学   1106篇
矿业工程   358篇
能源动力   220篇
轻工业   1029篇
水利工程   392篇
石油天然气   382篇
武器工业   83篇
无线电   10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3篇
冶金工业   325篇
原子能技术   65篇
自动化技术   11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16篇
  1966年   11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藜麦为原料,NaOH溶液为溶剂,通过超声波辅助热碱法提取藜麦可溶性蛋白,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藜麦蛋白提取率的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进行优化,并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乳化性和起泡性。结果表明藜麦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40 ℃,超声时间2 h,料液比为1∶35 g/mL,超声功率400 W,在该工艺条件下,藜麦蛋白的提取率可达78.20%,与响应面优化试验回归模型的值基本一致。藜麦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研究表明,3.5%的藜麦蛋白溶液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溶解度为61.18%,乳化性为5.39 m2/g,乳化稳定性为255.59 min;3%的藜麦蛋白溶液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起泡性为101.0%,泡沫稳定性为66.0%。  相似文献   
3.
由于牧场牛只分布不均以及尺度变化大,传统的目标计数算法在畜牧领域计数精度不高,且用于研究的牛只数据集较少。针对这些问题创建了一个用于牛只密度估计的数据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残差视觉信息融合的牧场牛只数量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多个并列且空洞率不同的空洞卷积提取牛只目标的多尺度特征,并将残差结构与小空洞率卷积相结合,设计出更适合牛只活体计数的深度神经网络,从而缓解了由空洞卷积带来的“网格效应”的影响,同时能更好地适应牛只的多尺度变化。在牛只密度数据集中,该方法取得了最低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此外,在密集人群数据集中,该方法的MAE和RMSE也属于最优或次优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牛只场景的数量估计,在人群密度估计中也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以某厂1吨双环式熔沟有芯感应炉为研究对象,通过ANSYS仿真软件耦合k–?标准方程和磁流体力学模型(MHD)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熔沟内流场状态与温度分布,及不同熔沟间距与不同宽厚比对熔沟功率密度和熔沟顶面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沟间距在275 mm~345 mm变化时,熔沟热值最大,约为410 kJ,功率密度为0.018 W/mm3;而随着宽厚比增加,熔沟热值逐渐下降。流场结果显示熔沟两侧沟道内熔体流速较快,并以螺旋式从熔沟两侧流向炉膛,到达熔沟顶面时速度最高达到0.297 m/s,炉膛内熔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中心沟道,下行熔体受到两侧熔沟射流的影响在熔沟上部形成纵向涡心。从熔沟中心沟道上方开始,沿着熔沟方向向熔沟两侧移动,熔体温度逐渐升高,在熔沟两侧拐角处最大,最大温差为12.9 ℃。  相似文献   
5.
针对6 mm厚的921A钢板,采用激光-MAG复合焊接工艺进行对接焊试验,并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硬度、拉伸性能、耐腐蚀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激光-MAG复合焊工艺可获得成形连续美观的焊接接头,无未熔合、裂纹、气孔等缺陷;焊缝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少量沿晶界析出的先共析铁素体及长条状贝氏体,热影响区组织为马氏体;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焊缝强度高于母材,但塑韧性低于母材。峰值硬度在热影响区,为315 HV,焊缝硬度约为280 HV,符合最高硬度不得超过410 HV的规定。焊缝耐电化学腐蚀性能最强,母材次之,热影响区最低;激光和MAG电弧2种热源共同作用区域的组织分布更加均匀,硬度及耐腐蚀性能较激光单独作用区域有了明显改善。 创新点: 采用激光-MAG复合焊实现了6 mm厚度921A钢板无缺陷对接焊的一次焊接成形。焊缝晶粒更加细化,分布更加均匀;焊缝抗拉强度、硬度、电化学腐蚀性能均高于母材,冲击吸收能量满足船级社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210 t铁水包为原型建立1∶7的水模型,研究底部倾斜对KR过程铁水混匀现象的影响。研究了铁水包底部倾斜时搅拌桨转速和浸入深度对混匀时间、漩涡、液相中粒子分散和扭矩的影响,并与平底铁水包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包底倾斜17.5°时,混匀时间较平底时减少30.6%。搅拌桨转速为110 r/min时,浸入深度增加会导致液相中粒子分散变差,倾底铁水包中粒子分散程度优于平底铁水包。搅拌桨转速为160 r/min时,平底铁水包中粒子分散程度优于倾底铁水包。将平底改为倾底后,同工况下扭矩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对核桃青皮中醌类物质提取效果及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萃取相(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核桃青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通过响应面法研究最优提取条件,利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萃取相对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DPPH·、ABTS+·和·OH清除率评价不同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预处理可提升核桃青皮中胡桃醌的得率,适宜的辐照剂量为30 kGy,超声提取参数为乙醇浓度65% ,料液比1∶40(g/mL),超声时间170 min,醌类物质得率达到8.35 mg/g;青皮提取物的不同萃取相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对DPPH·、ABTS+·、·OH的清除率分别达95.8% ,70.7% 和27.7% ,同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也较强,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3.81±0.42)mm,(11.70±0.32)mm和(12.86±0.85)mm。 电子束辐照耦合超声辅助提取可增强核桃青皮醌类物质的提取效果,并提升活性物的抑菌与抗氧化活性,在天然产物提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风电、光伏消纳、新能源车迅速发展、5G基站放量,锂离子电池储能前景广阔,但随着储能系统应用数量的增多、服役期的增加、充放次数的累计,锂电池组将逐步达到使用寿命,随之带来的安全问题亟待研究解决。通过剖析事故案例、查阅技术文献、全面摸底调研、专家技术交流、爆炸模拟计算等途径,提出处置对策,为锂电池储能电站火灾事故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Mo-Fe-B-Cr药芯焊丝为原料,采用等离子熔敷技术在316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硼化物覆层,研究了覆层的显微组织、硬度、耐磨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硼化物覆层与基体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覆层中存在厚度约100μm的渐变层,渐变层中发生了元素的相互扩散;覆层组织中γ-Fe黏结相包裹着块状硬质相Mo2 FeB2和(Mo,Fe,Cr)3 B2,同时枝晶状分布的黏结相间存在大量网状共晶组织(Fe,Cr)2 B、(Fe,Cr)23(C,B)6;覆层的最大显微硬度达757 HV,约为基体硬度的3.4倍;覆层的磨损质量损失小于基体的,覆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磨损机理为黏结相的微切削导致硬质相颗粒的脆性剥落,从而形成磨粒磨损;覆层在质量分数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略高于基体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小于基体的,覆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大庆油田2座接收和处理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转油站和转油放水站的采出液集输和处理工艺参数、外输液的成分和相分离特性等进行了长期跟踪监测.驱油剂产出高峰期,2座站三元复合驱外输液游离水表面活性剂含量最大值为299mg/L,pH值最高为9.5,聚合物含量最大值为1147mg/L;新中302转油站和北Ⅲ-6转油放水站三元复合驱外输液综合含水率分别为94.1%~98.3%和43.2%~93.5%,外输液5min静置沉降水相乳化油量平均值分别为4621mg/L和1946mg/L;外输液中的油包水型低含水率乳化油在60℃的环境下经过24h静置沉降后的残余水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63%和0.15%.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转油站和转油放水站外输液相分离特性与成分和油水分离剂加药浓度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驱油剂产出高峰期转油站和转油放水站外输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