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2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N-[4-(三乙基铵甲撑)苯酰基]己内酰胺氯化物(TBCC)对过碳酸钠在水溶液中所生成的过氧化氢的活化作用,构建了TBCC活化氧漂体系,与标准洗涤剂配合用于白色和染色纺织品洗涤,研究了在室温条件下对有色污渍(咖啡、红酒或茶)的去除性能。对洗涤溶液中的过氧化氢残留测试结果表明,洗涤溶液中加入TBCC和过碳酸钠后释放出的过氧化氢可被TBCC充分活化。室温条件下,加入适量的TBCC和过碳酸钠即可有效去除白色织物上玷污的有色污渍而使其恢复至原有白度,也可以有效去除染色织物上玷污的有色污渍而不损伤其原有颜色。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时出现的焦油斑等问题,文章先使用高耐碱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再进行碱减量处理,然后进行皂洗和水洗。对比此工艺与先碱减量后染色再进行还原清洗的常规工艺处理得到的涤纶织物的K/S值、匀染性、色牢度及纤维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先染色再碱减量的工艺得到的染色涤纶织物拥有稳定的色光、优良的匀染性、良好的色牢度及较为光洁的纤维表面,即此工艺不需使用还原剂对染色涤纶织物进行还原清洗就可有效去除织物表面浮色和色斑,不仅能达到免还原清洗的效果还简化了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3.
竹纤维的染色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隋淑英  朱平  许长海  王炳  李汝勤 《印染》2006,32(1):11-15
选用直接菊黄G染料,研究了竹纤维染色动力学的几个参数,绘制了染色速率曲线,让明竹纤维的染色动力学特性优于棉纤维和粘胶纤维。在同一染色条件下,测定了染料对竹纤维、粘胶纤维和棉纤维在不同染色时间下的扩散系数D,结果表明,竹纤维的扩散系数较大,且随染色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由半染时间和平衡上染百分率综合考虑得出,扩散系数D比染色速率常数(K’)更能充分说明,染料对竹纤维的上染性能较棉和粘胶好。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纤维材料中含有天然或因后续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黄色杂质,需要对纤维进行化学漂白和荧光漂白。为提高生产效率,基于白度视觉评估开发出白度指数公式,用于仪器对材料的白度进行测量。通过讨论荧光增白纺织品白度的视觉评估与仪器测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影响荧光增白纺织品仪器测量白度的可能因素;提出了优化白度的视觉评估与仪器测量之间相关性的可行性方案,以提高荧光增白纺织品仪器测量白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断裂滑动分析与古应力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断裂是分隔川东隔挡式褶皱带和川中平缓区的重要断裂。本文通过对华蓥山断裂滑动和古应力分析表明,华蓥山甑裂经历了三期重要的断裂活动:早期近S—N向挤压、中期近E—W向挤压和晚期NE--SW向挤压,分别与三叠纪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燕山期雪峰山隆起向北西的推挤和喜山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6.
天然染料色谱不全的缺陷限制了其在羊毛上的应用。为丰富天然染料染色羊毛纤维的颜色色谱,选用天然红、黄、蓝三原色染料染色羊毛织物与纤维,然后对羊毛织物的一浴法拼混染色和有色纤维的拼色进行研究,并基于Kubelka-Munk单常数理论和Stearns-Noechel模型分别对一浴法拼混染色织物和拼混有色纤维进行颜色预测。结果表明:使用一浴法拼混染色,染色后的羊毛织物在CIELAB色域空间中分布不均匀,倾向于红(+a*),色相角(h)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0°~24°、324°~360°之间;经有色纤维拼混获得的颜色空间分布更加均匀,更倾向于黄(+b*),色相角(h)分布范围集中在0°~50°、316°~360°区域;Kubelka-Munk模型和Stearns-Noechel模型可分别用于天然染料一浴法染色羊毛织物和羊毛有色纤维拼色的颜色预测,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配色成本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九种无氟拒水剂对棉织物进行拒水整理,通过测试无氟拒水剂的粒径分布以及拒水整理棉织物的表面形态、静态接触角和耐水洗性能,分析了影响棉织物无氟拒水整理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无氟拒水剂乳液的粒径分布处于150~400 nm,乳液分散均匀;九种无氟拒水剂整理后的棉织物,静态接触角均在140°以上,但具有一定差异性,部分无氟拒水整理棉织物的静态接触角超过150°,达到超疏水效果;无氟拒水剂在棉织物表面可形成的拒水膜,拒水性能与棉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成膜结构有关;在水洗过程中,棉织物表面的拒水膜局部受到破坏,导致拒水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耐碱分散染料设计了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的后碱减量加工工艺,并与预碱减量的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同的染料量,后碱减量的分散染色涤纶织物的表观颜色更深,该增深现象在碱减量温度超过100℃时更明显,这可能是后碱减量处理过程中纤维表面形貌发生变化引起的。由于后碱减量的染色涤纶织物具有颜色增深效果,因此,该工艺较常规工艺可以节省染料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碱减量处理对涤纶织物疏水、抗皱性、断裂强度、白度等性能的影响,对涤纶织物碱减量处理后,进行了聚丙烯酸、正硅酸四乙酯和十八烷基胺疏水处理。通过碱减量处理后织物润湿性能的改变确定了碱减量处理的条件:在5%NaOH溶液中于90℃处理10 min。碱减量处理可通过使涤纶质量减轻,表面形成凹坑,增加织物交织点的空隙来改变织物的润湿性能,同时为后续多元酸处理提供适当反应位点。经碱减量处理再进行疏水处理的涤纶织物与未经碱减量处理而直接进行疏水处理的织物相比,织物的静态接触角增大,且水滴不会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出现润湿织物的现象,断裂强度增大,抗皱性能提高,白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苏皖下扬子区上白垩统浦口组(K2p)的三个砂岩样品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研究。结果显示:2个样品的AFT合并年龄为(88.8±4.4)Ma(径迹长度为(12.0±0.3)μm)和(82.1±6.8)Ma(径迹长度为(14.4±0.3)μm)与浦口组沉积年龄相近,说明它们沉降的幅度达到但没有超过AFT部分退火区间,1个样品的AFT合并年龄(117.3±5.9)Ma(径迹长度为(13.3±0.3)μm)大于浦口组沉积年龄,代表物源区抬升、剥露的冷却年龄。根据热历史模拟结果,识别出黄桥事件(110~90 Ma)、仪征事件(70~60 Ma)和三垛事件(35~22 Ma)三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并将下扬子区晚白垩世以来的盆地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110~70 Ma断坳复合型伸展盆地、70~35 Ma拉张断陷盆地、35~22 Ma挤压抬升阶段和22 Ma至今坳陷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