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54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从建模方法、材料力学特性、本构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4个方面,对近几年弹性压力服装动态压力数值模拟研究进行归纳和评述。指出运用连续体几何建模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思想解决服装与人体动态压力问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几何单元类型的选择、材料参数的准确表征,以及人体关节运动机制是现阶段该技术方向主要存在的问题。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预期未来将进一步探究温度场、应力场、流场等多物理场耦合、多场景下的弹性服装动态压力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矿山开采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遗留众多难以利用的矿业废弃地,如何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与再利用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软件梳理近30年中国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再利用研究文献共4 448篇,根据时间尺度分为缓慢发展阶段(1990-2000年)、快速增长阶段(2001-2010年)、平稳递增阶段(2011-2020年)三个阶段,依据不同时期的高频关键词初步把握近30年国内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再利用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矿山公园、生态补偿等方面,实现从自然生态视角到生态经济目标、从单一土地复垦到系统生态修复、从传统修复方法到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转变,回顾由单维度过渡到多维度的研究内容。在后续研究中需着重加强理论系统研究、多学科融合与交叉、综合效益评价、公众感知参与等方面,促进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再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渐达到“人”“地”和谐统一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位观测试验、鱼类分布水声学探测调查与流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鱼类洄游对流场特性的偏好特征。构建崔家营枢纽坝下流场数值模拟模型,对洄游季枢纽不同运行条件下的下游流场进行计算,统计水深、流速等水力要素分布特征;结合同期下游鱼类集群分布探测,通过对鱼类聚集分布与流场分布特征的综合比对分析,揭示鱼类集群对流场的响应关系,提出鱼类对流场特征的偏好性曲线,为科学制定崔家营枢纽生态调度方案和其他类似生态调度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排水箱涵腐蚀速率,预防特大排水箱涵因腐蚀造成的安全隐患,亟需研究排水箱涵腐蚀机理及规律。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利用流体体积模型模拟带有浅水波的气水两相流。设置气、液、箱涵壁面边界条件,模拟排水箱涵气水两相流,观察自由液面浅水波,分析气相和液相流场特征及气相涡流分布。结果表明,排水箱涵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箱涵腐蚀理论一致。排水箱涵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可为降低排水箱涵腐蚀速率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简化服装制板中结构特征参数的获取过程,建立款式、结构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基于服装款式、结构的特征,以西装领为研究对象,通过二维款式图、结构图确定其特征参数,并以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预测模型,拟合款式特征参数与结构特征参数的非线性关系,最终均方误差达到0.000 019,完成了服装结构特征参数的智能化确定过程。利用55组测试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表明:55组测试数据的相对误差均在-0.04%~0.04%之间,预测模型精确度较高。利用该预测模型,通过给定的款式特征参数能得到与其映射的结构特征参数,将所获参数输入到自动绘图系统中即得到相应的样板。该模型的设计有利于提高服装制板速度,减少制板师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孙锐  谢红 《计算机教育》2021,(10):170-173,178
针对文本挖掘课程在地方普通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中教学实施历史短、教材不成熟、知识融合度低等问题,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和实际学情,探讨该课程在地方普通院校计算机专业中的教学实施.以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文本挖掘课程教学实践为例,阐述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案方面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最后通过课程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课程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分析榛蘑与菌丝体中化合物差异,本研究以东北野生榛蘑子实体和液态菌丝体为研究对象,探究蜜环菌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中化合物进行分析。方法:以提取物得率和蜜环菌素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辅助石油醚进行萃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对液态菌丝体和榛蘑子实体中化合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时间20 min,溶剂回流时间50 min,在该条件下液态菌丝体提取物得率为26.8%,蜜环菌素含量为0.74 mg/g;液态菌丝体和榛蘑子实体中化合物分别为305和592个。解析出16种蜜环菌素类和5种疑似蜜环菌素碎片物质,其中菌丝体中含有15种蜜环菌素和3种碎片,总含量分别为2.551和0.588 μg/mL;子实体中含有7种蜜环菌素和4种碎片,总含量分别为2.413和2.124 μg/mL。两者同有组分有6种蜜环菌素和2种碎片;液态菌丝体独有9种蜜环菌素和1种碎片为:10-dehydroxymelleoloede、蜜环菌辛素、Arnamiol、蜜环菌壬素、A52a、4-dehydroxyarmillarin、蜜环菌丙素、(4R,5S,7R,9S,13R)-2’,5-epoxy-4-dehydroxyarmillarin、4’-demethoxyarmillaribin以及碎片C;榛蘑子实体独有1种蜜环菌素和2种碎片为:Melledonal以及碎片D和E。结论:液态菌丝体蜜环菌素类化合物多于子实体中,为开发辅助功能食品及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烟草种子附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用分离培养法分析了6个烟草品种(烤烟K326、云烟85、云烟87及红花大金元,雪茄烟301和白肋烟L8)种子可培养附生细菌种类,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4个品种(K326、云烟85、雪茄烟301和白肋烟L8)种子附生细菌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6个品种种子上共分离鉴定出细菌35株,可培养优势附生细菌有假单胞菌(Pseudomonas)、芽胞杆菌(Bacillus)、肠杆菌(Enterobacte)、泛菌(Pantoea)、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等菌属。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K326、白肋烟L8和云烟85种子的附生细菌结构上存在共性与差异,共有的优势菌有假单胞菌、泛菌、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肠杆菌、糖芽胞杆菌(Saccharibacillus)、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根瘤菌(Rhizobium)等菌属,烟草品种附生细菌多样性排序依次为云烟85>K326>L8>301。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以直扩或猝发或跳频技术为基础的隐蔽通信系统抗检测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可有效对抗现有信号检测技术的新型低检测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LPD)通信波形设计方案。在保证信号带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引入伪随机序列控制的不同时宽和不同调频率的Chirp扩频波形组合,实现隐蔽通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BPSK/DS波形,所设计LPD波形可有效对抗循环谱检测、倒谱检测等信号检测手段;即使波形被截获,由于时宽和调频率的随机变化性,信息也难以被破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建筑外墙外保温板拼接时形成的水平缝隙和竖直缝隙的热损失进行数值仿真研究。针对3种传热方式设计了4种组合形式,获得了温差20 K、保温层厚度300 mm时,不同传热组合下缝隙内空气层的温度、速度分布规律和热损失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缝隙厚度小于2 mm时,热传导占据主导地位;水平缝隙厚度大于6 mm或者竖直缝隙厚度大于4 mm以后,辐射换热损失超过热传导的热损失;竖直缝隙厚度超过10 mm后,热对流造成的热损失占据主导地位。另外,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角度分析,对于岩棉条保温系统,水平缝隙临界厚度约4 mm,竖直缝隙临界厚度约2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