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酒的脱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森 《酿酒科技》1999,(6):111-111
编者按:我们收到大量读者的来函来电,询问基酒变黄的原因及其处理办法,现特邀赵元森和赵兴华同志以“基酒的脱色处理”作答,供参考。对变黄的基酒进行脱色处理,国内进行研究的不多。脱色的方法虽然很多,如活性炭、皂土,或琼脂、明胶、单宁合用等,效果都不很理想,所以脱色问题一直困扰着酒界。以至于有的厂干脆对变黄的基酒进行重蒸,但损耗太大,酒体风格改变,同时也破坏了基酒的陈酿效果;有的厂多次过滤也解决不了问题。要对变色的基酒进行脱色处理,首先要弄清楚变色的原因或引起变色的因素。基酒变色,成因比较复杂,与原料品种、发酵工艺等密…  相似文献   
2.
纯净白酒是我国白酒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纯净白酒简单实用的调制方法和产品质量标准,有利于纯净白酒的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3.
浅析“调酒王”的生产工艺及其在新型白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用生香酯化液来制作“调酒王”的生产过程。“调酒王”在新型白酒中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风格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勾兑是低度酒生产的关键之一。它关系到低度酒的好坏,质量的优劣,也是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目前国内生产低度酒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低度酒口感较差,具有特殊风  相似文献   
5.
蛋白分解液澄清法克服了蛋白受酸度影响的缺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予以澄清(一般两小时左右),是几种澄清法中最为理想的一种,过滤快,且对酒质不产生任何影响。其澄清原理与蛋白澄清相同,这里就不再作介绍了,需要了解此项技术的读者,可直接与作者联系。总之,要发展低度白酒的生产,解决澄清是关键的问题之一。速效澄清剂为我们大力生产低度白酒开创了新路,如何实现大量生产低度酒使低度酒多品种化、系列化,还  相似文献   
6.
"一滴清"在高低度白酒、果酒、啤酒及露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的浑浊和沉淀,是长期困扰我国酒厂发展的一大技术难题。为此,人们研究出如冷冻过滤法、吸附法、高效沉淀法等技术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酒中的香味成分损失也较大,存在着设备投资大,操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缺陷,泸州茂源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己任,研制出了“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珠光体耐热钢GH34的热—机械疲劳性能。热—机械疲劳试验在最大应变与最高温度同相位和逆相位两种情况下进行。控制波形为三角波,频率为0.008Hz,温度范围为200(?)550℃。GH34在淬火+高温回火状态下,经受热—机械循环,表现出循环软化的特性。热—机械疲劳时的循环应变硬化指数,大于上限温度的等温循环应变硬化指数。同相位和逆相位热—机械疲劳抗力相差不大,但都稍高于550℃等温循环时的疲劳抗力。用550℃等温低周疲劳寿命代替200(?)550℃的热—机械疲劳寿命是可行的,且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8.
赵元森 《酿酒》1999,(2):51-53
如何提高新工艺白酒的质量,笔者认为有五大技术关键,在阐述五大技术关键之前,有必要对YS-Ⅱ生物催熟物作一介绍。一、YS-Ⅱ生物催熟物及作用YS-Ⅱ生物催熟物及作用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经生物技术加工而制成天然无毒的产品。适用于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米...  相似文献   
9.
YS—Ⅱ生物催熟技术及其在新工艺白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地阐述了蒸馏酒的老熟机理,首次提出了适合于我国蒸馏白酒的生物催熟方法,及其在新工艺白酒中应用的独特效果,对除去酒精味,新酒味,糟味、异杂味及苦涩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低度白酒的澄清方法目前有很多种,如冷冻法、活性炭吸附法、淀粉吸附法、蛋白澄清法、树酯吸附法、海藻钠酸法、生物膜透析法及抗凝法等,其澄清机理和澄清效果都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实际运用起来,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作者通过对多种澄清方法的研究和综合技术指标的对比,认为高效吸附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