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探究了陇南油橄榄"皮瓜尔"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表型性状与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测定指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鲜果单重1.18~2.81 g,干果单重0.45~1.36 g,含水率39.72%~63.17%,纵径16.67~20.75 mm,横径11.08~14.97 mm,果形指数1.29~1.50,含油率3.89%~43.20%,多酚2.64~6.93 mg/g,黄酮0.59~1.75 mg/g,油酸64.03%~75.35%,棕榈酸11.53%~17.34%,亚油酸3.76%~9.49%,饱和脂肪酸(SFA)11.19%~21.8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4.28%~76.3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4.40%~12.56%,MUFA/PUFA 5.30~17.02,C18∶1/C18∶2 6.75~19.68。各测定指标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鲜果单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果形指数的变化趋势与之恰好相反;干果单重及含油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含水率、多酚含量、黄酮含量、SFA及PUFA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UFA、MUFA、C18∶1/C18∶2及MUFA/PUFA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角度,建议"皮瓜尔"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20日至11月30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陇南2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化学性质和脂肪酸组成随成熟度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鲜果出油率增加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初榨橄榄油风味成分中氮氧化合物、含硫以及烷烃类化合物变化幅度较大,通过电子鼻可以区分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的橄榄油。恩帕特雷和科拉蒂的k232、270值最高分别为1.85和1.91、0.18和0.14,多酚、黄酮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39~4.53和7.47~10.39、0.07~0.40和0.75~2.84 mg/g。氧化稳定时间在第6(6.28 h)和第5(16.71 h)成熟度为最高。酸价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7~1.02和0.19~0.38 mg/g,过氧化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2~8.32和2.38~5.19 mmol /kg,油酸含量分别为72.36%~77.76%和59.23%~65.73%,亚油酸含量分别为7.70%~11.81%和9.74%~15.86%,SFA含量分别为11.81%~13.15%和14.25%~20.99%,PUFA含量分别为8.34%~12.36%和10.92%~16.84%,MUFA含量为72.69%~78.50%和62.36%~68.20 %。同一品种的MUFA/PUFA、C18:1/C18:2和MUF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与PUFA呈相反的变化趋势,2个品种之间各种脂肪酸含量差异明显,上述测定指标完全符合GB 23347—2009中特级初榨橄榄油的标准。科拉蒂的出油率、多酚、黄酮、油酸含量和氧化稳定时间明显大于恩帕特雷,而酸价、过氧化值低于后者。综合考虑认为科拉蒂的初榨橄榄油品质优于恩帕特雷,恩帕特雷和科拉蒂分别在第6和第5成熟度的初榨橄榄油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3.
青黛在真丝绸上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万里  邓煜  黄建春 《丝绸》2000,(12):16-18
测定了青黛中靛蓝的含量,研究了青黛染色真丝绸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对染色试样进行了染色牢度和断裂强度测试,为青黛作真丝绸染料做了一些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三种提取方法对核桃油得率、理化性能、总黄酮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氏抽提核桃油得率高(66.46%);超临界CO2萃取核桃油酸值(0.962mg/g)、过氧化值(0.912mmol/kg)低,总黄酮含量(35.63mg/100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95.13%),油脂色泽浅,符合人们对植物油口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盆地“原型”或“原型”盆地,目前已成为业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术语和热词。但在已公开发表的大量文献中,对盆地“原型”一词内涵的理解和表述却不尽相同。通过对公开发表论著和内部文献的溯源分析认为,朱夏1982年给盆地“原型”(prototype)一词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盆地原型是指(某一地史阶段)一种地球动力机制(环境)形成的一个结构构造形式和沉积实体单元。(小型)简单盆地即为一个盆地原型,大型复杂盆地总是包含着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盆地原型。随时间发展,盆地原型的类型是变化的。盆地“原型”是朱夏学术思想和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具有专属性的具体科学内涵和术语符号。对盆地发育过程中原始状况未经明显改造的盆地,建议在不同语境中选用“原始盆地”、“原盆地”、“原盆”系列同义术语。盆地的原始状况,可涵盖与盆地形成演化和成藏(矿)作用各类相关内容的原始状况。对遭改造盆地的原盆和原型恢复难度大,因其形成作用多样、改造过程复杂、恢复的证据和结论多解性强。将原盆和原型恢复的要点概括为:寻觅证据、厘定属性、建模复原和重塑过程。这4方面工作彼此关联、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6.
邓煜约的采访时间是一个深夜,北京时间凌晨1点,东京时间凌晨2点。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天之中他最轻松的时光,可以悠闲地点上一支烟,深吸一口,再缓缓吐出,看烟雾打着圈在空气中消散。  相似文献   
7.
旨在为复合风味牛油基火锅油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以牛油和巴沙硬脂为原料,在不同温度(80、100、120 ℃)下熬制不同时间(20、40、60 min)制备牛油基火锅油,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熬制条件下牛油基火锅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与含量,以及其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考察熬制条件对牛油基火锅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锅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由萜烯类、烃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及其他类化合物组成,挥发性风味物质总数量在79~109之间,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有10种,主要为萜烯类和醛类化合物,其中不良风味物质(E)-2-壬烯醛对熬制温度为120 ℃的火锅油风味贡献最大,与未经过熬制的牛油-巴沙硬脂火锅油的相同;而以鸡香和鸡油味为风味特征的(E,E)-2,4-癸二烯醛对熬制温度为80、100 ℃的火锅油风味贡献最大,且在100 ℃下熬制60 min制备的火锅油的(E)-2-壬烯醛的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最低〔在检出(E)-2-壬烯醛的所有火锅油中〕;熬制条件对火锅油样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熬制温度下熬制60 min内,火锅油的酸值(KOH)(< 1.40 mg/g )无显著变化,而过氧化值在80、100 ℃下随熬制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120 ℃时呈下降趋势,但均符合DBS50/022—2021要求;120 ℃下熬制60 min的火锅油全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明显高于80 ℃和100 ℃的;随熬制时间的延长和熬制温度的升高,火锅油的颜色越深;经风味、色泽、外观、黏性/硬度等感官评价,100 ℃熬制60 min的火锅油总体感官得分较高。综上,在100 ℃下熬制60 min制备的牛油基火锅油的综合品质较佳,可作为适宜的牛油基火锅油的熬制条件。  相似文献   
8.
邓煜 《广西轻工业》2010,26(9):55-56
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要、地位和作用,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分类、核心技术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生产实践中染色的影响因素,如染料性能、水量控制、染色工艺和染色机行机条件等,制定合适的生产条件,以克服气流染色机染色的缸差、布面起毛、各项牢度差等缺点,做到低碳节能染色。经优化的工艺应用于大生产结果表明,可以做到成品缸差小、匀染性好、布面效果理想,以及各项色牢度均可以达到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研究所种质资源基因库种植的油橄榄品种‘阿尔波萨纳’(Arbosana)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果实单重、纵横径、果形指数、含水率、干基含油率、多酚含量、黄酮含量以及果实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2017年8月10日—2018年3月30日)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单重、纵横径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后期稍有上升;含水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后期受降雨的影响稍有上升;干基含油率在2017年11月30日之前以较快的速度上升,12月30日之后稍有下降;多酚、黄酮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17年9月30日—12月30日时间段处于较低水平;油酸含量在2017年10月10日之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呈上升状态,MUFA含量与油酸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亚油酸含量在2017年10月20日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开始下降,次年2月20日后又开始上升,SFA含量和PUFA含量在2017年11月10日之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基本趋于稳定。‘阿尔波萨纳’果实油脂中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十七碳烯酸、花生酸、十七酸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最大,在2017年9月10日—10月20日时间段,主成分得分较高,果实中油脂品质处于较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