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GC及GC/MS分析某酒企的5种质量的100个酱香型白酒酒样中的挥发性物质,结合香气活性值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鉴别模型,找出关键差异物质。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进样法共检出2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21种物质对酱香型白酒香气形成有贡献。聚类热图显示:不同质量酒样中各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差异以及聚类过程。采用主成分分析构建鉴别模型,与聚类热图分析结果一致;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确定5种质量酒样中的12个关键差异物质,即2-甲基丁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正丁醇、正丙醇、1,2-丙二醇、异戊酸、异丁酸、乙缩醛、乙醛、糠醛、糠醇、苯乙醇。将来自另外3个酒企的不同级别酱香型白酒定量分析结果代入构建的鉴别模型,可以实现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2.
以酱香型酒糟为研究对象,利用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和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分别对酒糟进行固态发酵处理,测定酒糟中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原酒糟相比,白耙齿菌组共检测出细菌、酵母和霉菌三种微生物,其数量分别为2.10×106 CFU/g、7.90×105 CFU/g、3.00×103 CFU/g,毕赤酵母组未检出霉菌,细菌和酵母的数量分别为1.68×107 CFU/g和6.00×106 CFU/g;两组发酵组中各项基础理化指标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白耙齿菌对酒糟品质的改善效果优于毕赤酵母;原酒糟、毕赤酵母组和白耙齿菌组中分别检出54种、44种和37种挥发性成分,且相对含量逐渐减少,原酒糟和毕赤酵母组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酯类(57.85%,47.25%)和醇类(27.67%,30.92%),而白耙齿菌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烯类物质(48.76%)。  相似文献   
3.
蓝莓果渣花色苷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果渣为原料,利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蓝莓果渣花色苷。对比了D101和AB-8两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效果。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88.5%、64.7%;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86.7%、61.2%,AB-8型大孔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均优于D101型大孔树脂,故选用AB-8型大孔树脂对蓝莓果渣进行纯化试验。AB-8型大孔树脂最佳吸附和解吸条件为吸附平衡时间4 h,解吸平衡时间4 h,花色苷溶液pH 3.0,解吸液pH 3.0,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60%,上样质量浓度1 mg/mL,上样流速1 mL/min,洗脱流速1 mL/min。纯化后蓝莓果渣花色苷色价约为纯化前的3倍,糖和蛋白质等杂质大幅降低,纯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从白酒丢糟高温堆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具有耐高温能力的解磷真菌GDF1,并对该菌株的溶磷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菌溶磷的最适碳氮源种类及碳氮源、无机盐和磷源浓度;再通过响应面法进一步分析各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菌株GDF1最适溶磷条件为蔗糖10.7 g/L,草酸铵0.6 g/L,复合无机盐1.0 g/L,磷酸三钙10.7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其对磷酸三钙的溶解量可达292.59 mg/L,在高温条件下生物溶磷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对酱香型大曲的3种大曲(白曲、黑曲和黄曲)测定多种酶活。测定方法为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酱香型大曲随贮存时间的延长,3种大曲的酶活变化趋势不同。黄曲酶活普遍降低,白曲和黑曲酶活呈波浪式波动,且黄曲的酶活比其他2种曲的酶活低。大曲酶活大多在新曲和贮存3个月时达到最高,也有偶尔在贮存6个月和9个月时最高,说明新曲和贮存3个月的大曲有利于原料的降解,也有利于风味物质或风味前体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酱香型白酒大曲曲皮和曲心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某酱香型白酒大曲曲皮和曲心两个部位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及菌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曲皮样品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高于曲心样品,但其物种丰富度低于曲心样品。曲皮和曲心样品中的细菌菌群归属于7个门、13个纲、19个目、29个科和55个属,共有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曲皮样品的特有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共有优势细菌属为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芽孢链菌属(Desmospor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除Desmospora外,其他优势细菌属在曲皮和曲心中的含量差异较大。曲皮样品的特有优势细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 monas)、片球菌属(Pediococcus);曲心样品的特有优势细菌属为火山渣芽孢杆菌属(Scopuli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相似文献   
7.
以陈皮、红糖为发酵原料,选用酵母菌FKBL2.0008进行发酵,蒸馏得45%vol陈皮酒。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陈皮酒的陈皮预处理条件、酵母的确定、酵母添加量、发酵周期以及料液比、糖水比。通过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陈皮中黄酮含量,通过DNS法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浓度。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成品酒中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得出陈皮酒中的物质种类。经感官品评,酿造的陈皮酒具有澄清透亮、香气纯正、入口清爽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链霉菌FBKL4.005是本课题组前期从酱香大曲中分离得到的1株耐高温菌株,能够在37~55℃的范围内生长代谢,为了能够更深入地探究该菌株在酿酒过程中的代谢机理和功能性作用,完成大曲极端微生物开发应用,对于菌株的序列信息进行解析是最为全面高效的方式。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菌株FBKL4.00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共得到67 771 429个reads,2.47 G的数据量,通过对测序数据进行拼接,得到69个contigs,菌株整个基因组大小为9 454 406 bp,GC含量为73.03%,经过滤处理后得到7.33Mb的有效数据量及7 946个注释基因,并通过GO、COG、KEGG、NR、TCDB数据库的比对分析,完成菌株基因组预测与基本功能的注释,获得的基因注释信息为今后深入开展酱香大曲中耐高温特性链霉菌类群代谢途径及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对酱香型白酒的风味有着特殊的关系,整个酿造过程以细菌、霉菌、酵母菌等为代表的各种微生物类群混合生长,共同推动了酿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对酱香白酒品质、风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介绍了本课题组对酱香白酒整个生产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微生物功能性分析两个方面研究概况,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黄水成分变化真实反映固态发酵进展情况,探究便捷、快速的黄水分析方法,同时避免黄水中色素和杂质对色谱柱的影响,有助于实现生产在线监控。本文探究黄水不同预处理方式后的气相检测,结果显示在26种标样范围内不同预处理方法检测到的组分及含量均有差异:顶空处理和直接离心处理可检测到的组分最多,分别为21种和17种,且该两种方式在某些挥发性组分检测方面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