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7篇
轻工业   2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群飞  刘建 《食品科学》1999,20(8):57-58
对福州市某冷库发生的15t冷藏冬笋变质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经现场调查及采样检验,证明这是一起因冷库温湿度控制不当,冬笋表面原生菌生长而导致的霉变事件。  相似文献   
2.
一起瓶装矿泉水霉菌性沉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起瓶装矿泉水霉菌性沉淀的调查分析马群飞,王明,杨毓环福建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350001)福建省某矿泉水厂,1992年4月以来,屡次因成品瓶装矿泉水发生絮状沉淀物,造成经济损失。发生沉淀的样品经理化和细菌学检验未见异常。厂方采取对生产灌装车间重新...  相似文献   
3.
小球藻污染瓶装矿泉水生产厂家的整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藻类污染瓶装饮用水 ,不仅可导致成品感官性状异常 ,保质期缩短 ,理化指标改变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而且藻类污染与细菌数量也有相关性 ,[1] 甚至某些淡水藻还可能产生毒素 ,危害人类健康。在我国南方地区 ,瓶装水藻类污染时有发生 ,[1] 国外也有类似报道。[2 ] 但目前多数企业对此所知甚少 ,更缺乏控制办法。已报道福州市某瓶装天然矿泉水厂家 ,在水源受到藻类污染后 ,继续生产而导致环境与设备多重交叉污染 ,虽三次对全部设备清洗消毒 ,但收效甚微 ,生产因此陷入半瘫痪状态。[3] 为探讨控制瓶装水藻类污染的具体措施 ,我们尝试指导该…  相似文献   
4.
5加仑桶装天然矿泉水淡水藻类污染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市某 5加仑桶装天然矿泉水生产厂家 ,1998年上半年因产品多次出现褐色斑点及绿色沉淀物 ,而被用户投诉 ,经济损失较大。异常试样的理化和细菌学检验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厂家加大水处理系统的臭氧发生量 ,并以液态二氧化碳洗井 ,但收效甚微。我们应企业的要求 ,于 1998年 5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2003-2005年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系统分析福建省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建立和完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络,为制定相关的食品卫生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2003-2005年选择福建省的8个地级市和南北2个贫困县的农贸市场为监测点,采集生畜禽肉类、生牛奶、生食蔬菜、鸡蛋、水产品5大类共730份食品样品。按照WHO推荐并作为《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相关实验室操作手册(食源性致病菌部分)》的弯曲菌检验方法,用加有生长促进剂和特定配方抗生素的布氏肉汤增菌,将增菌液划线接种至弯曲菌选择性琼脂CCDA平板,挑取可疑菌落转种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纯化。纯化的可疑菌落做革兰染色镜检,湿片观察动力,同时做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试验、马尿酸盐水解试验、吲哚乙酸酯试验等生化鉴定。结果检出弯曲菌阳性的样品39件,总的阳性率为5·34%。分离到空肠和结肠弯曲菌47株,其中空肠弯曲菌34株、结肠弯曲菌13株。不同种类的食品阳性率不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肉6·72%(36/536),其次为生食蔬菜5·88%(2/34),水产品0·95%(1/105),生牛奶与鸡蛋中均未检出。生肉类中阳性率最高的为鸡肉7·31%(19/260)。结论福建省市售食品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弯曲菌污染,应加强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监测,加强禽畜养殖、屠宰、运输和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弯曲菌感染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福建省泉州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于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对泉州市市售的155份生肉、熟肉制品、水产品中的单增李斯特氏菌进行了定性,定量及耐药性测定,检出李斯特氏菌47株,总检出率为35.48%,其中生肉类68.12%,海产品类12.5%,熟肉类6.52%,检出单增李斯特氏菌6株,总检出率3.87%,其中生肉类8.7%,海产品和类熟肉类中未检出。6株单增李斯特氏菌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氯洁霉素,氧氟沙星,青霉素G、四环素,万古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呋喃妥因不敏感,根据测定结果,建议有关部门及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监测,防止其引起的食中毒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瓶装饮用纯净水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群飞 《食品科学》2000,21(9):52-54
对瓶装饮用纯净水细菌数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某生产厂家采集5加仑和600ml塑料瓶(桶)装纯净水保存于室温。自生产后3h,每24~56h检验菌落总数,至保存35d止。保存过程中,所有600ml瓶装水试样的细菌数量均急剧增加,在5~7d内达到高峰,菌数范围在<1~1.53×105ml-1之间,之后,生长曲线呈现双峰。同样情况也出现在5加仑桶装成品中。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2000年~2002年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福建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情况和噬菌体类别,为评价和预警我省食品污染状况,为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政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根据福建省的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选择福州、泉州、龙岩和尤溪4个市县为监测点,在夏季和冬季随机采集农贸市场的样品。增菌后,采用沙门氏菌显色平板分离,经VITEK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后进行噬菌体分型和药敏试验。2000年冬~2002年夏共检测978份食品,沙门氏菌的总检出率为6.44%,分属5个群,13个血清型,噬菌体型剐分散,耐药株占29.69%。实验显示福建省生(冻)畜禽内、生食水产品、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沙门氏菌污染,应加强畜、禽类屠宰、运输、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和监测,并规范抗生素的管理和使用,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改良纤维二糖-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mCPC)琼脂和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CC)琼脂分离海产品试样中的创伤弧菌,可疑菌落的鉴定采用生化试验或PCR法。采用最可能数(MPN)法和PCR法检测牡蛎试样的创伤弧菌污染水平。结果天然污染海产品试样创伤弧菌的检出率为19.8%(20/101)。牡蛎试样中45%(55/122)创伤弧菌密度低于3MPN/g的最低检出限。牡蛎中创伤弧菌的污染水平存在季节性差异。结论未来应加强对我国海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的监测,尤其是在温暖的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