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5篇
轻工业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花生四烯酸生产菌被孢霉菌菌丝体老化对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时间的菌丝(3d—7d)在室温下老化15d,菌丝体中总脂含量由18%—30%上升至36%—41%;菌丝体中AA含量由1.1%—2.6%上升至2.6%—3.7%。但菌丝体油脂中AA含量在老化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化。不同老化温度(5℃—25℃)对菌丝体中A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鲍时翔  吕晋平 《化工学报》1993,44(5):531-535
用设计的晶体填充床结晶器,从对二氯苯、邻二氯苯的混合物系中分离提纯对二氯苯,考察了晶体床层高度、回流比、进料浓度、搅拌转速等操作因素对结晶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结晶器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空纤维亲和膜吸附蛋白质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时翔  姜炜 《化工学报》1996,47(2):199-206
通过对蛋白质溶液在中空纤维亲和膜中流动状况和吸附反应的分析,建立了中空纤维亲和膜蛋白质吸附的动力学表达式.以人γ─免疫球蛋白在A蛋白为配基的亲和膜上的吸附为例,分析了所有亲和吸附位点的反应速度常数都一致的均一吸附和存在两种亲和吸附位点、反应常数不同的非均一吸附两种情况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用有限差分法获得了吸附透过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非均一吸附模型的预测与实验值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亲和膜吸附分离人γ-免疫球蛋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型的微孔中空纤维膜为配基载体,以葡萄球菌A蛋白为配基,制备出A蛋白亲和膜。测定了亲和膜吸附等温线,研究了进料缓冲溶液的离子强度、pH值、蛋白质浓度、进料速率对亲和膜吸附人γ-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进料速率下设备的操作压降,并从人血清中吸附分离了人γ-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藻发酵法生产DH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DHA的传统生产来源及利用海洋微藻生产DHA的优缺点,并对微藻培养的培养基组成、生物反应器系统、培养方式、微藻的收集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和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平板酶解圈法从南海海域海藻、动物及沉积物样品中筛选产褐藻胶裂解酶细菌,对筛选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得到酶活较高的细菌14株,16S rDNA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隶属于3个门、5个纲、7个目、8个科、9个属,其中有5株菌(占35.7%)可能代表着新的分类单元。以高产褐藻胶裂解酶海藻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lgicola)HB172198T作为原始菌株,利用ARTP诱变技术选育获得2株褐藻胶裂解酶活力明显提高的突变株(编号分别为30-19、80-6),其酶活力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2.6%和21.6%,且连续6次传代培养诱变菌株的产酶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弧菌HB161653产褐藻胶裂解酶活性,该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弧菌HB161653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海藻酸钠5 g/L,蛋白胨7.5 g/L,NaCl 25 g/L,K2HPO4 0.2 g/L,MgSO4 0.1 g/L;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7.0,接种量1.5%,发酵温度28 ℃,发酵周期12 h。在此优化产酶条件下,褐藻胶裂解酶活力可达42.1 U/mL,较优化前(26.0 U/mL)提高了62%。该研究可为弧菌HB161653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规模化生产和褐藻寡糖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洋细菌是褐藻胶裂解酶的重要来源。该试验以实验室制备的褐藻胶裂解酶粗酶液为研究对象,对其酶学性质及酶解工艺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 ℃、pH 8,在4~40 ℃、pH 5~9范围内酶活力较稳定;Ca2+、Mg2+和Fe2+等离子对该酶有促进作用,EDTA、Ba2+、Zn2+等有抑制作用。以孤囊马尾藻(Sargassum oligocystum)为试验原料,以褐藻寡糖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马尾藻的固态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当含水率75%、温度40.7 ℃、酶解10.3 h时,寡糖含量达到(50.42±0.24) mg/g。该试验可为褐藻寡糖的酶解法规模制备提供理论依据与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Marinococcus sp·PS-1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得到一株产碱性几丁质酶较强菌株,经鉴定为海球菌属(Marinococcus),编号PS-1。该菌产酶最适碳源体积分数为20%胶体几丁质,氮源为0·3%大豆粉,胶体几丁质对产酶有诱导作用。5L发酵罐实验表明,溶解氧是影响该菌株产酶的重要因素。通过提高通气量和改变搅拌速度,该菌株可在发酵72h内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最高达到0·56U/mL。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尼罗红染色和油脂提取相结合的方法,从105株海洋微藻中,筛选并鉴定了1株油脂产量较高的微藻琴式菱形藻(Psammodictyon panduriforme),研究了Fe3+对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Fe3+有利于Psammodictyon panduriforme的生长和油脂积累,在Fe3+浓度为4×10-4mol/L时,其生物量最大(0.65 g/L),油脂含量最高(49.07%),此时的油脂产量也最高,达到了318.96 mg/L,是不加Fe3+培养的6.1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